建设绿美广东它们投出关键一票

文章来源:雁荡山   发布时间:2024/5/14 13:21:08   点击数:
 

在清远连南太坪镇大古坳梯田,一片葱绿间点缀着星星点点的金黄,稻谷即将迎来丰收。南方+拍客谢应雄摄

广东南澎列岛自然保护区海底,小丑鱼在奶嘴海葵间游过。

南方日报记者

石磊摄

始兴石斛。

受访者供图

一群黑脸琵鹭出现在深圳湾公园滩涂上。

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摄

秋风渐紧,北雁南归。科技内容创业者老麦摇动望远镜,镜头突然定格,深圳湾滩涂上一只阔步的大鸟映入画面,不少人喊出同一个名字:“黑脸琵鹭!”

在秋冬季守望候鸟,已成为深圳、香港两地居民共同的盛事。黑脸琵鹭、勺嘴鹬等珍稀动物年年飞临深圳湾,在市民群体中极具号召力。两地居民为动物们送上“大勺子”“小勺子”等可爱绰号,科普作家则在长期观察中发现“候鸟变留鸟”现象。得益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近一年来的有力推动,跨越城乡山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逐渐成为现实。

虽然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名为“绿美”,其中也多有“植树”概念,但在全省46个部门、21个地市的齐力推动下,广东自然生态空间的变化已不止于“树”。海岸线上,匿迹已久的海龟洄游产卵;密林之中,暌别故土始兴石斛回归盛开;城市天际线上,树木的“绿色森林”与高楼的“灰色森林”交相辉映……跨五岭、逐珠江,世居于此的万千生灵,同样在为绿美广东投出自己的一票。

动植物活动的活跃丰富了城市群的功能,也拓宽了乡村振兴的思路,一条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路径正逐渐清晰。

●南方日报记者邵一弘张子俊

保护

野生动植物保护、水污染治理、渔政管理……这背后凝聚着多个部门的长期努力。

7月9日深夜,在风浪与夜色的掩护下,一只成年雌性绿海龟的悄然出现,让惠东海龟国家级保护区(下称“海龟保护区”)的空气“沸腾”起来。

监控画面里,海岸浓黑,沙滩发白,浪花扑岸,海龟在沙滩上奋力爬行约米,择软沙与植被边缘处掘坑产卵。监控室内,值班工作人员盯着屏幕,工程师们则已赶到海边记录,直到海龟厚重的身躯再次缓缓移动,回归大海。

从对外发布的数据看,作为中国大陆罕见的海龟产卵场,海龟保护区已有五六年没有野生海龟洄游产卵。而今年以来,野生海龟共登陆4次,产卵数量约枚,受到业内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chi001.com/bzbk/14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