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达唑仑
本品无色或几乎无色澄清液体。
规格为2ml:2mg;5ml:5mg。
用于治疗失眠症,亦可用于外科手术或诊断检查时作诱导睡眠用。
1.麻醉前给药。
2.全麻醉诱导和维持。
3.椎管内麻醉及局部麻醉时辅助用药。
4.诊断或治疗性操作(如心血管造影、心律转复、支气管镜检查、消化道内镜检查等)时病人镇静。
5.ICU病人镇静。
对苯二氮?过敏的病人、重症肌无力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严重抑郁状态患者禁用。
本品为强镇静药,注射速度宜缓慢,剂量应根据临床需要、病人生理状态、年龄和配伍用药情况而定。
1、肌内注射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静脉给药用0.9%氯化钠注射液、5%或10%葡萄糖注射液、5%果糖注射液、林格氏液稀释。
2、麻醉前给药在麻醉诱导前20-60分钟使用,剂量为0.05-0.mg/kg肌内注射,老年患者剂量酌减;全麻诱导常用5-10mg(0.1-0.15mg/kg)。
3、局部麻醉或椎管内麻醉辅助用药,分次静脉注射0.03-0.04mg/kg。
4、ICU病人镇静,先静注2-3mg,继之以0.05mg/(kg·h)静脉滴注维持
(1)合用时可增强中枢抑制药与酒精的作用,故用本品后12小时内不得饮用含酒精的饮料。(2)与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合用,咪哒唑仑的血药浓度升高。(3)合用时可增强降压药的降压作用
1、过量一般主要表现是药理作用的增强:中枢抑制-从过度镇静到昏迷、精神失常、昏睡、肌肉松弛或异常兴奋。在大多数情况下,只需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即可。
2、严重过量可导致昏迷、反射消失、呼吸循环抑制和窒息,需采取相应的措施(人工呼吸、循环支持),以及采用苯二氮?类受体拮抗剂如氟马西尼逆转。
1、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嗜睡、镇静过度、头痛、幻觉、共济失调、呃逆和喉痉挛:
2、静脉注射还可发生呼吸抑制及血压下降,极少数可发生呼吸暂停、停止或心跳骤停。有时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3、直肠给药,一些病人可有欣快感。
4、另外还可发生谵妄、心悸、皮疹、过度换气,少见不良反应有视物模糊、头晕、手脚无力、麻刺感。
1、用作全麻诱导术后常有较长时间再睡眠现象,应注意保持病人气道通畅。
2、本品不能用6%葡聚糖注射液或碱性注射液稀释或混合。
3、长期静脉注射咪达唑仑,突然撤药可引起戒断综合症,推荐逐渐减少剂量。
4、肌内注射后可导致局部硬结、疼痛;静脉注射后有静脉触痛。肌内或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后至少3医院或诊室,之后应有人伴随才能离开。至少12个小时内不得开车或操作机器等。
5、慎用于体质衰弱者或慢性病、肺阻塞性疾病、慢性肾衰、肝功能损害或充血性心衰病人,若使用咪达唑仑应减小剂量并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
6、本品只能一次性用于一个病人,用后剩余本品必须弃去。
7、麻醉或外科手术时10.8%?23.3%的患者可有呼吸容量和呼吸频率降低,静脉注射可有15%的患者发生呼吸抑制。老年人和长期用药者易出现严重的呼吸抑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多半由于剂量过高或静脉注射过快所致,因此静脉注射时速度勿过快。
8、长期用作镇静后,患者可发生精神运动障碍,亦可出现肌肉颤动、躯体不能控制的运动或跳动,罕见的兴奋、不能安静等。故不适于精神分裂症或严重抑郁症患者的失眠。
9、重症肌无力和其他神经肌肉接头病、肌营养不良症、肌强直等使用本品可加重症状,慎用。
10、可增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与酒精合用也可增强作用,故用本品前、后12小时内不得饮用含酒精的饮料。
1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咪达唑仑不能用于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应用须特别注意,单次大剂量注射可致新生儿呼吸抑制,肌张力减退,体温下降以及吸吮无力。
(2)咪达唑仑可随乳汁分泌,通常不用于哺乳期妇女。
12、儿童用药:未进行该项试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13、老年用药:60岁以上老人为高风险病人之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