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曲张的病因病机:
1、嗜食辛辣刺激之品,湿热内生,加之长期站立,以致湿热下注,而使脉络气血运行受阻,瘀结于下则为病。
、久居阴凉、潮湿之处,或长期涉水作业,湿邪外袭,阻于经络,气血运行失畅,脉络瘀滞。
3、年老体弱,诸脏气虚,血脉不利,久瘀不化,溃疡久治不愈。
辩症治疗:
湿热下注、湿阻瘀滞、气血两虚。下肢青筋显露、迂曲成团,或肤色紫暗,患肢沉重胀痛,局部红肿热痛,静脉有结节或硬索,足踝部常有轻度水肿,或溃疡,疼痛明显。
静脉曲张中医称作筋瘤。是以筋脉色紫、温度稍高、青筋垒垒,盘曲突起如蚯蚓状、形成团块为主要表现的浅表静脉病变。《外科正宗》云:“筋瘤者,坚而色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筋瘤好发于下肢,可见于现代医学的下肢静脉曲张所形成的静脉团块。其特点是:筋脉色紫,盘曲突起如蚯蚓状,形成团块,伴有患肢酸胀不适,病久可伴发湿疮、臁疮。应与血瘤相鉴别。若属劳倦伤气证,治宜补中益气、活血舒筋,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属寒湿凝筋证,治宜暖肝散寒、益气通脉,方用暖肝煎合当归四逆汤加减;属外伤瘀滞证,治宜活血化瘀、和营消肿,方用活血散瘀汤加减。
辨证施治的内治法
1.劳倦伤气
证候:站久行远或劳累时瘤体增大,下坠不适感加重;常伴气短乏力,脘腹坠胀,腰酸;舌淡,苔薄白,脉细缓无力。治则:补中益气;活血舒筋。主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寒湿凝筋
证候:瘤色紫暗,喜暖,下肢轻度肿胀;伴形寒肢冷,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舌淡暗,苔白腻,脉弦细。治则:暖肝散寒,益气通脉。主方:暖肝煎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3.外伤瘀滞
证候:青筋盘曲,状如蚯蚓,表面色青紫,患肢肿胀疼痛;舌有瘀点,脉细涩。治则:活血化瘀,和营消肿。主方:活血散瘀汤加减。
外治法
患肢用弹力绷带包扎,长期使用有时能使瘤体缩小或停止发展。
运用仲景方辩治精索静脉曲张张仲景之方为众方之鼻祖,不仅仅在内外妇儿运用非常广泛,亦在男科病方面通过辩证,四诊合参往往也会取得很好的疗效。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张子豪,男,5岁。最近由于蛋蛋异常疼痛难忍,摸之更疼。去医院检查睾丸B超,显示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程度为重度。用止疼药抗生素等效果甚微。证见阴囊潮湿,小腹拘急坠胀,面色苍白无血色,四肢撅冷,左侧大腿根部尤其疼,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左沉细,右关弦。中医诊断为筋瘤。辩证为精血不足,寒凝肝脉。治疗温阳通脉止痛,温养肝血。药用当归四逆汤加减。炙甘草,大枣,通草,炒白芍,当归,细辛,山楂核,橘核,荔枝核,干姜,小茴香。五付药水煎之。复诊,睾丸坠胀疼痛减轻,效不更方继续服用十天疼痛消失,并用肾气丸善后,随访三个月未见复发。经验体会:精索静脉曲张古人称为筋瘤,也是造成男人不育精力活力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往往由于日久伤身,造成肝凝肝脉,气滞血瘀,不通则痛,血淤聚集形成筋瘤。方用当归四逆汤,温养寒凝之肝脉,痛寒湿治瘀血,散结之筋瘤,阳道畅通,所以自愈。后期用肾气丸大补亏虚之元气所治本。精索静脉曲张的中医治疗
精索静脉曲张是青壮年男性的常见病,是一种精索蔓状静脉从因各种原因引起回流不畅,而形成局部静脉扩张、迂回、伸长的病理现象。本病多发生于左侧,但也有发生于右侧者。临床上许多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合并有少精子症,无精子症,影响生育。
一.精索静脉曲张的常见发病原因:
如精索内静脉瓣膜异常或缺陷,左侧精索内静脉直角注入左肾静脉造成血液回流困难,精索肌纤维鞘萎缩和松弛,蔓状静脉丛退化等,造成静脉血持续性返流,使静脉发生扩张、迂曲、伸长而发病。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筋瘤"、"筋疝"的范畴。其发病原因主要是肝气郁滞,经脉不畅;或湿热下注,阻滞经脉;或举重担物,长途跋涉,筋脉受损;或肝肾亏损,经脉失于濡养,或脾胃气虚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本病。
二.精索静脉曲张的症状表现:
多数静脉曲张的病人没有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少数病人感到阴囊下坠胀痛,有时可放射到腹股沟和会阴,站立过久,行走劳累后症状加重,平卧休息后缓解,严重者可因坠痛而影响行走或出现神经衰弱,站立时,甚至可见阴囊前上方有条索或团块状肿块。
本病典型病人具有如下特征:
1.阴囊部坠胀不适,站立或行走可加重,平卧休息后减轻。 .体检时,可在阴囊内触及一团蚯蚓状肿块,平卧时可完全消失。 3.静脉曲张程度与症状并不一致。
三.精索静脉曲张的中医分型:
1.肝气郁滞型:阴囊坠涨时痛,青筋显露,状如蚯蚓,多半有情志变化,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 .湿热下注型:阴囊微红,青筋显露状如蚯蚓,精索增粗肿大,灼热疼痛伴有大便粘腻不爽,舌苔黄腻,脉弦滑。 3.血淤阻络型:精索静脉盘曲成团,青筋显露,阴囊坠涨,隐痛持久不减,遇劳加重,舌有淤斑,脉沉细。 4.寒滞撅阴型:阴囊坠涨,睾丸抽痛,牵及少腹会阴,站立加重,平卧减轻,腰膝酸痛,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 5.气虚下陷型:阴囊坠胀,遇劳加重,休息减轻,神疲乏力,纳呆,舌质淡胖,脉沉缓。
四.中医对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筋瘤"、"筋疝"的范畴。其发病原因主要是肝气郁滞,经脉不畅;湿热下注,阻滞经脉;举重担物,长途跋涉,筋脉受损;肝肾亏损,经脉失于濡养,或脾胃气虚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本病。
我院对周围血管疾病经多年临床实践与研究,发现其发病和形成原因,是由某种内因或外因使局部静脉腔压力过大而引起精索静脉病变曲张,并经反复研究和实践,研制出"舒脉康""肿痛消"制剂,其对静脉疾病有奇效,可在短时间使病变消失或治愈,经过无数患者的康复已证实该理论的正确性。
同时,对于各别患者采用外洗疗法:
1.黄芪30克、小茴香10克、川芎6克、丹参6克、羌活10克,水煎外洗,每日一次。 .当归15克、红花15克、丹参15克,水煎候温,以毛巾温敷患处。
内服和外用相结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预防护理:
1.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忌暴怒伤肝,注意饮食调整,忌食辛辣之物。 .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及久站。 3.节制房事,经常穿紧身内裤或用阴囊托以防阴囊下坠。
典型病历:
[例一]王兵男岁河南南阳市学生 00年6月1日初诊 诊断:轻度精索静脉曲张 症状:发病有两年时间,阴囊有下坠感,站立或行走时症状明显,平卧休息时减轻,有手淫史。 检查:发病在左侧,阴囊内可触及一团蚯蚓状肿块,平卧时肿块消失。 用药:舒脉康10瓶;肿痛消3瓶; 同时服用,"舒脉康"每次6克,"肿痛消"每次3克,每日三次,一个月服完。 00年7月14日复诊 症状:阴囊下坠感消失,肿块减小。用药:舒脉康10瓶,每日三次,每次6克。 00年8月9日复诊,症状完全消失,直今未复发!
[例二]李建男35岁山东青岛司机 00年8月1日初诊 诊断:精索静脉曲张 症状:发病三年时间,以前受过创伤,阴囊有下坠感,灼热肿痛,站立或行走时症状明显,平卧休息时减轻。 检查:阴囊内可触及一团蚯蚓状肿块,发病左侧,阴囊呈现紫色,红肿,平卧时肿块减轻。 用药:舒脉康10瓶;肿痛消10瓶; 同时服用,"舒脉康"每次6克,"肿痛消"每次6克,每日三次,一个月服完。 外用药:当归15g;红花15g;丹参15g;水煎候温以毛巾温敷患处,一日一次。 00年9月17日复诊 症状:阴囊下坠感消失,肿痛消失,肿块减小,颜色变浅。用药:舒脉康10瓶,肿痛消5瓶,每日三次,每次6克。 00年10月11日复诊,症状完全消失,直今未复发!
[例三]张海彬男44岁河南信阳职员 00年4月1日初诊 诊断:精索静脉曲张 症状:发病有两年时间,阴囊有下坠感,涨痛,灼热感,奇痒感,站立或行走时症状加重,有过前列腺炎,平卧休息时减轻,有手淫史,体形偏胖。 检查:发病在左侧,阴囊内可触及一团蚯蚓状肿块,颜色呈紫色,肿涨,血脂偏高,平卧时肿块消失。 用药:舒脉康10瓶;肿痛消10瓶;天仙降脂灵5瓶 同时服用,"舒脉康"每次6克,"肿痛消"每次6克,"天仙降脂灵"每次3克,每日三次,一个月服完。 外用药:当归15g;红花15g;丹参15g;水煎候温以毛巾温敷患处,一日一次。 00年5月10日复诊 症状:阴囊涨痛、灼热感、奇痒感、下坠感消失,肿块减小,血脂恢复正常。用药:舒脉康10瓶,肿痛消5瓶,每日三次,每次6克。 00年6月1日复诊,症状完全消失,直今未复发!
下肢静脉曲张医案
来源:《老中医医案选》
下肢青筋突起医案北安县时焕
医案:王xx男44岁铁路工人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初诊。患者平素经常在业余时间内涉水打鱼,于一九七四年初始觉不适,渐于左大腿内侧见豆粒样结节,指甲盖样硬结。于一九七四年末,在左大腿内侧渐成约有8厘米长的素条状筋包,色紫红,疼痛异常,伴有下肢浮肿,不能行走。医院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因其惧怕手术,前来诊治。查其舌质紫暗苔薄黄,脉沉涩。
证属:寒湿入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治以活血化淤,除湿解毒之法。
处方:丹参5克归尾15克川芍15克防己15克木瓜15克生地15克赤芍15克桃仁15克红花10克牛膝15克没药15克双花50克公英50克黄芪5克桂枝7克;六付水煎服。
一九七四年十二月七日二诊。疼痛略减,效不易方,嘱其续服上方六付。
一九七五年一月四日三诊。疼痛减轻,下肢浮肿见消,能自己步行前来诊治。筋包回缩至四厘米左右。诊其脉仍有沉涩之象,续投上方六付水煎服。
一九七五年一月十一日四诊。筋包基本消失,但触之稍有疼痛感,脉沉。上方六付水煎服。
一九七五年一日十八日五诊。疼痛基本消失,结节消失,运动自如,舌脉正常。为巩固疗效,嘱其续服上方六付。
经随访一直上班工作,经常业余时间涉水打鱼,亦未复发。按:下肢青筋突起一病,祖国医学中对此并无详细记载。著名老中医秦伯未在《中医临证备要》一书中,始称为青筋突起。本病多属固疾,实难一蹴而就,以本病的病因病机而言,系多因外受寒、湿而致血淤。因为寒则血脉凝滞,湿则滞塞阻流,寒湿外邪侵袭而致经脉阻滞,滞而不畅,阻而不通,血瘀于内。淤血内阻,脏腑气血不和,寒不得温,湿不能除,而病愈深矣。由此不难看出寒湿之邪实为致病之因,而血淤既是本病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加速本内恶化的促进因素,采用活血化淤法治疗本病,取得了可喜的疗效。散人注:下肢青筋突起就是西医称的下肢静脉曲张。除了内服汤剂以外配合使用活血散瘀的外用药,和勤做高抬腿减压会更有疗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