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得其穴,立可起死回生
不“性”福的男人请进,艾灸会让你重振雄风!
艾条到底哪家强?艾灸的真相在这里!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四肢曲侧、手、面、肛门、阴囊等处。本病常因接触过敏源而引发,如化学粉尘、丝毛织物、油漆、药物等。此外,强日晒、风寒、潮湿等也会引发。
湿疹是一种瘙痒剧烈的皮肤炎症,分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具渗出倾向,慢性期则浸润、肥厚。有些病人直接表现为慢性湿疹。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瘙痒和易反复发作等特点。
1
脾虚型湿疹
脾虚则运化无力,从而不能将体内水湿及时运化,遇外邪则湿气易从皮肤溃破而出,从而导致湿疹。其症状为:皮肤黯淡不红,湿疹如水疤,隐在皮肤内,只有挠痒后才见渗水,后期干燥脱屑;多见面色差,饮食不香,大便次数多且质地清稀,小便不黄,或有腹胀等脾胃症状。舌淡,苔薄白腻。
选穴:阿是穴、脾俞穴、阴陵泉穴、足三里穴
阿是穴:湿疹发生的部位。
脾俞穴: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处。灸脾俞穴可健脾祛湿,是治疗湿疹的重要穴位。
阴陵泉穴: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从踝关节后方,沿骨的边缘向上推行至尽头处即是穴位)阴陵泉穴是脾经的穴位,可健脾祛湿、清热疏风,能调理湿疹等皮肤过敏问题
足三里穴: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膝盖骨下缘)3寸,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处。灸足三里穴能益气、壮阳、健脾胃、益肝肾,先天后天得补,则阴阳自然调和。
2
湿热型湿疹
湿热蕴于体内,遇外邪则湿热随皮肤溃破而出,出现湿热型的湿疹,其症状为:发病迅速,皮肤灼热红肿,或见大片红斑、丘疹、水疤,渗水多,甚至黄水淋漓,质黏而有腥味,结疤后如松脂,可因挠痒太甚而皮肤剥脱一层,大便偏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腻。
选穴:阿是穴、曲池穴、肺俞穴、大椎穴
阿是穴:湿疹发生的部位。
曲池穴:屈肘,肘的横纹外侧端(拇指一侧)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中。灸曲池穴能清胃肠热、通络活血
肺俞穴: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灸肺俞穴能增强肺的发散功能,从而使外邪从皮肤散发而解。
大椎穴: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即低头时颈背最突起的骨头)下凹陷中。灸大椎穴能清热解表。
灸法:阿是穴可用小艾炷在湿疹周围边缘围灸,湿疹范围大者可于中心灸3~5壮;其他穴可用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皮肤红晕灼热为度,每日1~2次,灸至湿疹完全消失为止。
治疗湿疹的方法很多,各家均有所不同,但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均有良好效果。
有的是用梅花针针刺患处,拔罐放出恶血,然后艾灸患处,效果显著(针刺放血一般一周一次即可)
有的医生主要是取患处附近的1-2个重要穴位施灸,同样效果不错,下面两个例子来自于周楣声先生的《灸绳》。
例3:杨x芳,女,15岁。双手及前臂突发奇痒,出現小丘疹,孤立,淡红,触之有如米粒,旋即出現成片之水泡。熏灸左右曲池,灸感均匀地扩布于两臂,2次痒全止,干操落屑而愈。
例4:张x群,男,成年。每天挖河,两足长时间陷于混水中,两足背发生红肿疼痛,足趾肿胀粗大,出现大小不等之水泡...........约20余日后,右足自踝关节以下充血严重,足背高起,皮肤糜烂,水泡密布,大者如指,小者如米。同道王君每天为之清洗换药,迁延70余日,毫无效果。
试行在患肢按素,沿足厥阴经均有压痛出现,三明交处压痛尤为明显,即熏灸三明交30分钟后,灸感始下传至足背,觉足背有跳动,但目視及手触均不能发現。同时有大量水蒸汽向外蒸发,宛如蒸笼。待跳动停止及蒸汽减少后停灸。
第2天,由同道王君一道来诊,云疼病已大減,静卧时可以无痛,活动时仍有痛感,但肿胀较前反有增加。因而表示怀疑,有不愿再灸之意。经说服后又有原法续灸。足背跳动如前,水蒸汽减少。
第3天早晨,患者来告目:痛已全无,足背水泡皆消失,肿消大半。心情喜悦,约定下午再灸。至下午,王君来告曰:张某发热,体温38.5C,腿痛又转剧,不能屈伸行走,红肿向上扩展,病情恶化。
言词之间大有归咎于灸之意,予沉思有顷,告之曰:这可能是好现象..........停滞在肿处有害物质及其病理产物,在灸的作用下,因局部毛细血管及淋巴管的机能恢复和扩张,因而肿胀可反向四周扩散。同时也激起了机体防御机能的提高,所以又出现发热反应..........王君疑信参半,漫应曰:明天再看!
第4天,王君来告曰,一切皆如你所说,患者肿胀已全消,足背皮肤成皱,但大腿内側之淋巴管出现成串之硬结,腿不能伸直,恐生他变。予答曰:此当系有害物质被淋巴结阻滞和扣留之结果,绝无大碍。一同往视,又在腹股沟肿胀明显处加一灸器,与三阴交上下同灸,两处灸感汇合,觉淋巴管有强烈之跳动,继而足背开始跳动,停灸后腿者屈伸大便。
第5天,淋巴管硬结皆消失,足背已基本痊愈。又从事于重体力劳动,下肢肿胀又重见,经卧床休息3天缓解。本例如能先行泻去恶血,则全身反应与淋巴管阻塞诸症状,或可减轻与不发生。
北京哪个专家治疗白癜风好白癜风偏方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