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雁荡山 发布时间:2024/10/7 12:56:02 点击数: 次
南雁荡山位于浙江省平阳县西部,有衡山之秀,泰山之雄,兔耳岭之势。属山岳型风景区,山顶有泥塘沼泽,秋季有大雁在此栖息,且与北雁荡山隔江遥望相对,故名南雁荡山。景区以山得势,因水成景,山因水活,水随山转,山光水色,相映成趣,以秀溪、幽洞、奇峰、景岩、银瀑、石堑等自然风光六胜而闻名遐迩。其中东西洞景区景点最为密集,景色雄奇,蔚为壮观。在半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始建于宋代儒教会文书院、仙姑洞道观和唐代的观音洞寺院,三教荟萃,文物胜迹众多,民俗风情独特。是国家AAAA级景区。南雁荡山有东西洞、顺溪、明王峰、碧海天城、腾蛟-赤岩山五大景区,67峰、24洞、13潭、8瀑、9石之胜。总面积.27平方公里,其中主体区域.90平方公里,飞地景区13.37平方公里。自然景点85个,人文景点53个,共个景点。自然景观有“秀溪、幽洞、奇峰、石堑、银瀑、景岩”的“南雁六胜”。境内峰峦蟠迥,溪壑交错,岩洞密布,怒瀑飞奔,“儒、释、道”三教荟萃。苏渊雷作、赵朴初书的楹联曰:“秋色平分南北雁,高风遥接东西林。”人云“北雁好峰,南雁好洞”,所谓好洞,仅以东西洞景区而言。南雁溪流纵横,滩潭四布可以概括为“南雁六胜”;人文景观,其特色是“三教荟萃”。总体说来,“三教九溪”就是南雁荡山风景名胜的主要特色。从爱山亭南行一处孤峰矗立,全峰由三块巨石构成,呈“品”字形。走上几十级石阶,大有泰山压顶之势,这就是南雁众多奇峰怪石中出类拔萃的锦屏峰,又名石屏风、石门楼。是南雁荡山主要景点,开发于唐代中期,宋时称石门楼。宋代陈有功有“百里周遭雁荡山,石门天设不须关”诗句。此峰高33米,宽50米,厚约4米,主峰下一洞门,高4米,宽6米,门楣上有“东南屏障”四字摩崖石刻。穿过洞门南看,有两岩相连,一如蛇头,一如龟,俗称“龟蛇会”。又有两巨石,一似狮,一如虎,为“狮虎斗”。从山岭上看此峰,宛如头戴方帽的“接客僧”,正向游人垂袖恭迎,与北雁的“知客僧”竞献殷勤。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