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那么男性的生殖器官会不会患恶性肿瘤呢?答案是肯定的,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男性睾丸癌是什么情况。
睾丸是男性生殖器的一部分,主要功能有两项:第一,制造男性所需的荷尔蒙,也就是激素,第二个就是制造未成熟的精子,新生的精子会被送往附睾储存并成熟。
睾丸癌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但是最容易发生在15岁~35岁之间的青少年及“轻熟男”。根据台湾有关癌症的研究报告显示,睾丸癌的发生率在男性中排在第21位。死亡率排名第35位。当年初次诊断为睾丸癌的人数为年,因为睾丸癌死亡的人数是10人。
既然睾丸的功能不只一种,其里面含有的细胞类型就不仅有一种,而且睾丸内这几种类型的细胞都有机会发展成癌症。治疗方案上也并不一样。
九成以上的睾丸癌来自生殖细胞–也就是製作精子的细胞–的变化,最常见的是「精原细胞瘤(Seminomas)」与「非精原细胞瘤(Nonseminomas)」。
一般来说,精原细胞瘤长的比较慢,目前发生率逐步上升,典型好发于25岁到45岁的男性。但假如一位超过65岁以上的男性罹患了睾丸癌,最有可能的癌症型态就是精原细胞瘤。约有一半的睾丸癌患者属于精原细胞瘤这个分类。
非精原细胞瘤长的快,比较容易转移到身体各处其他器官,患者常是年纪轻轻就罹患非精原细胞瘤。非精原细胞瘤算是一个统称,其具体又包含了睾丸胚胎癌(embryonalcarcinoma)、卵黄囊癌(yolksaccarcinoma)、绒毛膜癌(choriocarcinoma)、畸胎瘤(teratoma)等不同类型的肿瘤。有些睾丸癌甚至包含了两种以上的变性细胞型态,属于混合型的生殖细胞瘤。
虽然这部分的知识比较难以理解,但要跟大家说明的是,睾丸癌还会被细分成不同细胞型态,分辨是哪种睾丸癌会关系到之后的治疗方针,是很重要的事情。
至于大家是怎么样发现自己有睾丸癌的呢?
最常见的情形,是患者意外在一侧的睾丸局部,摸到无痛性肿胀或硬块。有人说,就觉得自己阴囊重重的,或是抱怨下腹、腹股沟处有沉重感或闷痛感,让医生做身体检查时发现的。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许多男性自以为是疝气,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或因为羞于启齿,而不愿就医,往往延误了病情,所以寻求专科医师的帮助十分必要。
当睾丸癌转移到锁骨上淋巴结时,患者症状会是在脖子附近摸到肿块。若睾丸癌转移到纵膈腔或肺脏,则会让患者容易咳嗽、觉得喘、甚至出现咳血。有些类型的睾丸癌因为会影响到激素的分泌,而让患者有乳房发育,原本平坦的胸部变得像女性一般微微隆起。
这里要补充说明的是,虽然最常见的睾丸癌症状是摸到无痛性硬块,但这并不是说,摸到睾丸有肿块就一定是癌症了!还有一些情况,像是副睾发炎、睾丸扭转、疝气、精索静脉曲张、阴囊积水、梅毒或肺结核感染,这些原因都可能造成睾丸肿块。若对自己的睾丸有所疑虑,还是要就诊让医师检查。
就诊时若医师认同这个阴囊肿块很可疑,通常会先安排阴囊超声检查。在患者平躺,双脚张开的状况下,于阴囊皮肤上涂上耦合剂,以超声波探头检查阴囊内状况。看看肿块是在睾丸内还是在睾丸外,是液体状的还是实性肿瘤。
假使在超声下这个肿瘤真的令人怀疑是睾丸癌,而非疝气或副睾发炎等其他原因,医师会考虑帮患者安排腹部骨盆腔的CT,做更详尽的评估,并检查胸部X光是否有可疑阴影,以作为初步癌症分期的参考资料。同时安排抽血验AFP(甲胎蛋白)及β-hCG(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癌症指标,看看是否升高,以作为诊断的参考。
由于医学上并不建议对睾丸肿瘤做穿刺活检,假使临床判断让医师怀疑睾丸癌的可能时,就要考虑切除睾丸手术。手术后再分析睾丸肿瘤属于哪一类型的睾丸癌。睾丸切除手术几乎适用于所有分期及所有型态的睾丸癌。医师还会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在腹部进行切口,加做后腹腔淋巴结清扫术。
确诊为睾丸癌后,我们就要开始确定癌症分期。睾丸癌可以从血液或淋巴扩散,因此医师会依据患者的分期和细胞型态,决定是否加做化学治疗与放射线治疗。即使睾丸癌已经转移到身体他处,还是有机会治愈的。
第一期:癌症仅存于睾丸
第二期:癌症转移到腹腔淋巴结
第三期:癌症转移到肺脏、肝脏等其他器官
1.隐睾症(Cryptorchidism)
胚胎刚在妈妈肚裡发育时,其实睾丸并不位于阴囊裡面!而是位在胚胎的腹腔内!在妈妈怀孕七个月左右,男孩的睾丸才渐渐往下移动,大多会在出生前通过腹股沟进入阴囊,不过约有2%的足月儿及20%的早产儿会出现隐睾症,也就是睾丸没有进入阴囊内。
有隐睾症的人,患睾丸癌的机会为一般人的4到8倍。原来,睾丸需要在温度低一点的环境下才能正常发育、工作,但腹腔内的温度太高,睾丸会长不大,甚至失去制造精子的能力。此外,睾丸过热还容易使睾丸内的细胞病变,因此增加了日后罹患睾丸癌的机率。若较晚发觉孩子隐睾,孩子接受手术矫正后患睾丸癌机率仍比一般人高。
2.基因变异:例如唐氏症、克氏症候群(Klinefeltersyndrome)等基因异常等疾病
3.睾丸癌的家族史:直系亲属(爸爸、儿子)罹患睾丸癌的话,此人罹患睾丸癌的机会比一般人高。
4.不孕症:当探究不孕原因时认为是男性因素的话,此为男性患睾丸癌的机会比一般人高。
5.环境因素:有些研究认为工业环境暴露的化学物质可能会增加睾丸癌的机会。
总之,阴囊肿物不疼且硬,则需及时就医,请专科医师帮助排查。简单一个超声即可完成初步诊断。近数月,我科已收治数例患者,均手术康复出院。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及责任编辑:王冰泌尿外科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