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纪,皮肤变得松弛、下垂,油脂分泌减少,脸上无光,肌肤弹性减退,还会出现一些深色的斑片以及一些类似「小肉疙瘩」的皮肤赘生物。
1
看上去油油的深色斑片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多是老年斑、老年疣,也被称作脂溢性角化症。
先给大家定定心,这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皮肤赘生物,很少恶变。
可在40岁左右就出现一些茶色的斑片,随着年龄增长,斑片也会增大变厚,颜色加深,到了六十多岁时,斑片表面还可能覆盖一层油性的鳞屑,看起来像一块油腻的厚痂粘在皮肤表面。
老年斑老年疣的产生,与细胞新陈代谢能力降低有关,一般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
如果觉得影响美观,可以进行冷冻、激光、手术等方式去除。
2
棕色的小肉疙瘩
有人发现,在脖子前面、腋窝下面、乳房下面或是腹股沟、会阴区等褶皱处,会出现一些皮色或微棕色隆起的小肉疙瘩,直径也就两三毫米,长不超过五毫米。
这多可能是软纤维瘤,也叫皮赘。皮赘是真皮胶原纤维的一种良性增生,肥胖的朋友更容易出现。早期为小丘疹,充分发展的皮疹表现为小球状带蒂的皮疹,表面光滑,正常皮肤颜色或褐色,质地柔软。
一般来说,也是不痛不痒,且不用担心癌变。如果觉得影响美观,医院微波电灼或激光去除掉就好啦。
这里需要提醒一下,有一种与之类似的小肉疙瘩,叫做「丝状疣」,表现为褐色或淡褐色、细长柔软带蒂的皮肤赘生物,看上去细长一些。它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具有传染性,需要及时处理。
所以,如果出现了类似小肉疙瘩的皮赘,建议去咨询一下皮肤科医生,明确原因后,好进行后续妥当的处理。
3
硬硬的扁平的红斑
上了年纪的农民朋友、渔民和长期从事室外工作的老友,因为总是晒太阳,在面部、秃发的头顶部或手背等暴露部位,可能会出现日光性角化病。
刚开始通常是小小的毛细血管扩张斑点,逐渐变成扁平状红斑或疣状丘疹,或隆起的结节,表面粗糙、质地较硬,上面有固着性鳞屑、褐色或黑褐色痂皮,不会觉得痒或者痛。如果强行揭除痂皮,可以见到潮红的基底,比较容易出血。与老年斑不同,约有20%的病人,可能会恶变成鳞状细胞癌。
医院进行确认处理,一旦皮疹周围发红,基底扩大或溃破出血时,更是不要耽误。
4
各种各样的痣
一般老年人脸上、身上的色素痣,都不会是近期出现的,多在儿童期至青年期出现,进入中年后较少新发。它的表现较为多形,可以小到针尖大小,也可以大到拳头大小,颜色从棕色、褐色、蓝色、黑色甚至到无色也有。不用过于担心。
真正需要警惕的是,色素痣的突然变化。
比如突然长大、性状变得不规则、边界不清晰,或是颜色变深、破溃、渗出,「下崽儿」——即原色素痣周围出现新的小色素痣,需要尽早就医,必要时手术切除。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发现了不能确定的皮肤肿物,还是要马上问问医生,明确了是什么,做到心里有数,才好更妥善地应对。
文/健康头条禹汐
图/网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