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同期同切口治好两种颈椎病咽

文章来源:阴茎海绵体硬结症   发布时间:2021-7-9 12:50:26   点击数:
 

近日,一位因为咽不下东西就诊的老妪,医院脊柱脊髓病中心专家正确诊断、微创治疗,恢复了正常饮食和活动能力。身体恢复之后,到医院向医护人员赠送了锦旗。

这位77岁的阿姨,近2年来经常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及吞咽困难,近几个月进行性加重,咽口水都费劲,日益消瘦乏力严重影响老人健康。到医院消化科就诊时发现,老人的食道局部已经狭窄成一条缝,食道镜检查根本无法通过,无法确诊,建议她全面查找病因。患者在朋友介绍下,医院脊柱脊髓病中心,找到脊柱外科1朱如森主任,经过详细询问病史,老人不但有严重吞咽困难问题,同时还长期上肢酸胀、双手麻木发凉无力不能伸直,已经做不了精细动作,走路像踩“棉花套子”,感觉随时会跌倒。

向下滑动查看

术前可见颈3到胸1处巨大骨赘增生(红圈处)

向下滑动查看

术后可见颈3到胸1处巨大骨赘增生完全切除(红圈处)

术前核磁可见脊髓颈3-4水平严重压迫

通过完善检查发现,这位老人颈椎严重退变,从第三颈椎到到第一胸椎位置,多节段椎体前缘有增生骨赘。骨赘长度约达9厘米,最厚处直径约1.3厘米,向前压迫了食管,导致老人吞咽困难,并发周围软组织水肿。专家们还发现,造成老人肢体症状的元凶是颈椎管狭窄,责任病灶为第三颈椎和第四颈椎之间的椎间盘向后突出,压迫了椎管内的脊髓神经。朱主任诊断老人同时患上“食管型+脊髓型”两种颈椎病。只有尽快手术切除两处病灶,才能让患者重新恢复吞咽和行走等功能。

朱主任术前组织专家详细诊察,邀请心脏内科、内分泌科、麻醉科进行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控制住老人的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等基础疾病,创造手术条件。为将创伤降到最低,朱如森、胡炜等专家采取与国际接轨的显微镜下颈前路微创手术技术,为老人同期同切口切除两处病灶。在麻醉科精心配合下,术中从颈部前入路,在手术显微镜辅助下,先切除颈椎前侧椎体上压迫食管的巨大骨赘,然后切除了颈三四节段突出的椎间盘,解除脊髓压迫。并在颈三四节段采用零切迹融合技术进行固定融合,这种技术使用椎体间自稳定器械,不用附加前方钢板进行固定,避免了固定后对于前方食道的压迫刺激。术中很好地保护了周围血管神经,几乎“零”出血,手术切口隐藏在皮肤皱褶处,恢复后几乎看不出来。

朱如森、胡炜主任在手术中

术后3天老人顺利出院。术后1月复查时,老人能正常吃饭,步态平稳,手也能伸直并能够正常生活。据朱如森主任介绍,先进的显微镜下颈前路微创手术治疗技术,具有手术切口美观,创伤小,出血少,减压充分,恢复快等优势。

专家谈病

01

食管型颈椎病

又称吞咽困难型颈椎病,主要由于椎间盘退变继发前纵韧带及骨膜下撕裂、出血、机化、钙化及骨刺形成所致。临床上相对少见,因而易被误诊或漏诊。典型表现为吞咽障碍,单纯的食管压迫型颈椎病患者少见,约80%的病例尚伴有脊髓、脊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症状,在排除食道疾病基础上,通过颈椎检查一般可以确诊。

02

脊髓型颈椎病

因为颈部病变导致脊髓受压、炎症、水肿等,主要症状为下肢麻木、行走困难,双脚有踩棉感,上肢麻木、疼痛,手部精细动作变差,甚至难以完成,持物易落,躯干部出现感觉异常,腹部“束带感”等一系列症状。

朱如森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医院脊柱外科1主任

擅长颈、胸、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在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脊柱脊髓损伤,脊柱畸形,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经验。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周二下午

胡炜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擅长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外伤、脊柱畸形、脊柱脊髓肿瘤以及颈椎病微创手术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下午、周五上午、周日上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chi001.com/yfzl/11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