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们可不兴这样,胰岛素不仅白打,血糖

文章来源:阴茎海绵体硬结症   发布时间:2021-9-2 14:18:56   点击数: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年发布的第9版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已达到4.63亿,其中中国糖尿病患者达到1.亿,占全世界总发病人数的四分之一,糖尿病已然成为我国“社会病”。

随着糖尿病患者的日益增多,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由于注射胰岛素通常是一个较长期的治疗,调査显示大量的患者都在重复使用针头,其原因主要在两方面:

胰岛素笔用针头价格较高,又未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患者觉得无法承受使用费用;不知道重复使用针头所带来的危害,本着“节约”的中国传统美德重复使用。

今天小艾就带大家了解一下针头重复使用的危害,让我们一起认识到规范更换针头的重要性,使血糖达标,健康生活。

“针头很贵,一个两三块钱,我平时不舍得换,断掉的这个针头已经用了两个月。虽然孩子们经常叮嘱我换针头,我表面答应了,可是哪舍得扔啊。”

这是很多人的心声,但目前市场上的胰岛素注射针头,都是按照一次性使用的标准制造的,重复使用危害很大:

很多患者和赵婆婆一样为了节省或其他原因考虑,重复使用注射针头,这也是目前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实这种做法危害很大,而且最终只会增加花费并不会“减负”。

1.致注射部位皮肤出现硬结、瘀斑:

由于胰岛素笔用针头较细较软,随着注射次数的增多会出现针头弯曲变形、倒钩、毛刺等,从而增加了进针与拔针时的阻力,损伤局部组织,导致注射疼痛感及皮肤出现硬结、瘀斑,甚至还有断针的危险。

2.导致注射部位脂肪萎缩:

国外相关研究报道,在显微镜下检查即使只注射一次的针头,针尖也有可能受到损害,而大多数针头再次使用时都会发生针尖损害。

同时重复使用针头会导致组织微创,针尖脱落体内,甚至脂肪萎缩。

3.增加皮肤损伤几率:

糖尿病患者多并发周围血管神经病变,其皮肤较易损伤,且不容易被发现和治愈,因此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多种皮肤及软组织损伤。

4.增加注射部位感染的几率:

笔用针头有两端均为针尖,一头用于刺破胰岛素笔芯,与药液相通;另一头用于皮下注射。

每次注射完如果不拆下针头,下次再使用,就等于给笔芯开放了通路,导致空气中以及针尖上的细菌通过针管进入笔芯,既污染了药液,也增加了患者注射部位感染的机率。

5.降低胰岛素的疗效:

胰岛素针头留在注射笔上,随着气温的升高,笔芯里的液体会膨胀,从针头溢出,而溢出的会是液体而不是结晶,特别是预混胰岛素的浓度会改变,这样不仅浪费胰岛素而且会影响胰岛素的剂量和有效性。

6.增加针刺伤几率:

胰岛素针头针尖非常细,其针帽也非常小。很多患者甚至医务人员注射胰岛素后,为了重复使用又为了防止针头暴露而回套针帽,这大大增加了针刺伤的几率。

针刺伤可传播20多种血源性传染病,80%~90%的医护人员患血源性传染病是由针刺伤所致,这严重威胁到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理论上,为了身体健康,一定不要反复使用胰岛素笔针头。

此外,胰岛素针头针作为利器,如果被混入生活垃圾,会增加扎伤他人和感染的危险,强烈建议丢弃前应针头盖帽或放于加盖的硬塑料或金属容器中,标明“不可回收”。

对于实在是不想那么“浪费”的糖友们,小艾也只能提醒你们:

在经济许可的范围内,尽量勤换针头,换得越勤,上述问题出现的可能性越小。如果一定要重复使用针头,使用时间尽可能不要超过3天。

制造厂商是按照一次性物品的生产工艺制造胰岛素注射针头,因此在使用时不可用任何消毒方法如消毒液擦拭、浸泡、煮沸等进行针头消毒。

不要用酒精消毒针头,因为酒精不但会通过针头进入胰岛素笔芯内破坏胰岛素成分,还会破坏针头上的润滑成分—硅油,增加注射时的疼痛感。

回套针头套时要小心,尽量不要让针尖碰到针套,破坏其锋利度,不要让针头扎伤手指。

如果注射时出现疼痛、出血、进针困难,要立即更换针头。

注意轮换注射部位,减少皮下硬结形成的机会。

小艾温馨提示:

除了按时注射胰岛素,糖友们还需要坚持监测血糖哦~

往期回顾#

8岁因糖尿病住进ICU,警惕“小糖人”

#

超全《糖尿病饮食指南》出炉了!每个糖友都必知

#

近5亿中国人处于“糖尿病前期”,你是不是糖尿病的“候选人”?

#宝宝生活中这些习惯不好,小心“糖尿病”找上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chi001.com/yfzl/119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