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报丨宁夏海原县发生皮肤炭疽散发疫情已得

文章来源:阴茎海绵体硬结症   发布时间:2018-10-23 20:17:58   点击数:
 

年4月11日至13日,我区共报告3例皮肤炭疽病例:1例为海原县七营镇农民,因宰剥一头病死牛感染发病并死亡;其余2例为海原县三河镇农民,因共同宰剥一只病死羊感染发病,目前医院住院治疗,病情平稳。

疫情发生后,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立即联合自治区农牧厅启动实施了联防联控措施,第一时间组织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赴疫点进行了调查核实,通过实验室检测明确了诊断,并驻点指导海原县科学开展防治工作。

中卫市、海原县高度重视,组织卫生计生、农牧、公安和市场监管等部门全面落实源头控制、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病例主动搜索、健康教育等措施,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截至目前无新发病例报告。皮肤炭疽可防、可控、可治,报告发病率和病死率极低,不剥食病死动物是预防该病发生的关键。

年我区共报告7例皮肤炭疽病例。

  自治区卫生计生委

  年4月16日

疫情通报

据介绍,4月10日21时,海原县政府接到报告,七营镇一村民赵某医院就诊时死亡,并称之前有病死牛接触史。

县政府迅速组织农牧、卫计部门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取证和处置。

经调查得知:年3月25日,七营镇下套村四组村民马某发现家中饲养的1头牛不吃草,卧地不起,兽医技术人员依据病牛流鼻涕、发烧症状按感冒进行了治疗。下午3时,病牛死亡。北咀村村民朱某、赵某等4人将病牛进行分割分食。

经多方取证调查,由于畜主和参与分割牛肉的村民均不能提供死亡牛明确病症,加之死亡牛肉已分割并大部分食用,无法确定死亡牛病因。

卫生部门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为皮肤炭疽,死者死因为脓毒血症伴感染性休克。死者赵某已于13日安葬。

4月13日20时30分,县政府又接到报告,三河镇学梁村村民张某医院就诊,初步诊断为疑似皮肤炭疽病。经查:三河镇代店村村民马某于3月11日从三河镇活畜交易市场购买羊8只(大羊5只,羔羊3只),3月18日,马某发现一只羊不走路,便进行了宰杀。4月2日中午发现另一只羊死亡,将羊肉送给了三河镇学梁村张某。

张某接受并分食了马某家死亡的羊肉,于4月8日右手拇指出现红色疹子,4月12日拇指发黑、硬结,手背出现数个红疹,医院、医院就诊,经医院初步确诊为疑似皮肤炭疽病。

参与剥皮分食病死羊肉的朱某于4月10日左手背部出现不适,4月13医院就诊症状没有减轻,于14日就诊医院,确诊为疑似皮肤炭疽病。

海原县针对七营镇疫情,深挖无害化处理坑36立方米,疫点粪便及污物等无害化处理20立方米,扑杀牛7头、猪5头、犬3只。排查疫区、受威胁区养殖户户、牛头、羊3只、猪头、犬只,无异常情况发生。

调运消毒药2吨,累计完成第三轮消毒面积16.2万平方米。疫区易感家畜强化免疫完成头(只),其中牛头、羊只、猪头、犬只。设卡2处,铺设草帘8处条,消毒过往车辆辆。关闭七营镇活畜市场1处。

针对三河镇疫情,将畜主马某家现存栏的5头牛、29只羊全部进行强制扑杀,深挖无害化处理坑72立方米,进行无害化处理。分两个免疫消毒排查工作组,对疫区易感动物全部进行强化免疫,免疫户各类动物头(只),其中牛头,羊只,猪头,犬只;第二轮排查农户户,排查各类动物头(只)。

同时印制发放各类宣传页1万余份,组织县乡村干部、技术人员组成宣传组,向群众现场宣传炭疽疫病的危害性及预防、治疗办法,消除群众恐慌心理,维护社会稳定。

目前疫区及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正常、稳定,疫情处置取得明显成效。

炭疽科普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炭疽杆菌主要从皮肤侵入引起皮肤炭疽,使皮肤形成焦痂溃疡及周围脓肿和毒血症,也可引起吸入性肺炭疽或胃肠炭疽,可并发败血症。自然条件下,食草兽最易感,人类中等敏感,主要发生于与动物及畜产品加工接触较多及误食病畜肉的人员。

1.预防措施

我们应该科学客观看待疫情情况,消除恐惧心理。健康人预防炭疽最重要的一点是不接触传染源。

炭疽的传染源主要是病死动物,发现牛、羊等动物突然死亡,不接触、不宰杀,不食用,立即报告当地农业畜牧部门处理,饭前便后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皮毛加工与制革工人、畜牧员以及与牲畜密切接触者要做好个人防护,流行期间病死动物应进行消毒后焚烧或深埋,一旦发现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发热、出疹、腹泻等炭疽症状应及早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等。

2.流行病学

1.传染源:主要是食草动物牛、马、羊、骡、骆驼和猪,还有犬。人与人传播很少。

2.传播途径:炭疽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皮肤接触、吸入和食用。直接或间接接触病畜和染菌的皮、毛、肉、骨粉或涂抹染菌的脂肪均可引起皮肤炭疽;进食患了炭疽牲畜的肉类可引起肠炭疽;吸入带芽孢的尘沫可引起肺炭疽。

3.人群易感性:各年龄都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

4.流行特征:本病有职业性,多发生于牧民、农民、屠宰与肉类加工和皮毛加工工人以及兽医等。夏季因皮肤暴露多而较易感染。

3.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5天,也有短至12小时,长至2周者。自然感染炭疽90%以上为皮肤炭疽。

  根据炭疽杆菌侵入途径及部位的不同,临床上主要分为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败血症、脑膜脑炎等重症,预后不好。

1.皮肤炭疽:最为多见,约占90%以上,病变多见于面、颈、肩、手和脚等裸露部位皮肤,初起为丘疹或斑疹,逐渐形成水疱、溃疡,最终形成黑色似煤炭的干痂,痂下有肉芽组织,周围有非凹陷性水肿,坚实,疼痛不显著,溃疡不化脓为其特性。

2.肺炭疽:肺炭疽多为原发吸入感染,偶有继发于皮肤炭疽,常形成肺炎。通常起病较急,出现低热、干咳、周身疼痛、乏力等流感样症状。患者常并发败血症、休克、脑膜炎。在出现呼吸困难后1-2天死亡,病死率高达8O%。

3.肠炭疽:肠炭疽临床上较少见。患者出现剧烈腹痛、腹胀、腹泻、呕吐,大便为水样。重者继之高热,血性大便,可出现腹膜刺激征及腹水。并发败血症,因中毒性休克在发病3-4天死亡,病死率为25%-70%。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的最好治疗方法
钙泊三醇软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chi001.com/yfzl/76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