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议
11月25日下午,82岁的吴大爷意识障碍20分钟,入院诊断左侧大面积脑梗死。
11月25日傍晚,67岁金大爷头晕伴恶心呕吐2小时入院,诊断为脑出血。
11月25日晚,77岁欧大爷因意识水平下降伴左侧肢体活动障碍10余分钟送至急诊,诊断为脑出血。
11月25日夜,58岁的张先生因左侧肢体乏力半小时入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
近日,医院的一组数据令人触目惊心,入冬气温下降后,一天之内,医院急诊科已连续收治4位脑卒中患者,前几日甚至还接诊了2位年仅40多岁的脑卒中患者。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入院的脑卒中患者几乎都有高血压史。
远离脑卒中,先控制好血压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今年8月发布的《中国卒中流行报告》显示:在卒中患者中,最普遍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63%~84.2%)和吸烟(31.7%~47.6%),其次是血脂异常和糖尿病。
高血压可以使正常光滑的血管壁内膜破损出现小缺口,胆固醇乘机进入并形成斑块,斑块会导致血管腔明显狭窄,从而发生脑缺血。如果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塞整个血管腔,就会导致脑卒中的发生。
“冬季脑卒中高发,气温降低是诱因,主要还是因为高血压。”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郑云华解释,冬季寒冷刺激会使人体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导致收缩压及舒张压上升,导致血管中的粥样斑块变得不稳定形成血栓,或血管壁承受不了发生破裂,引发脑卒中。
进入冬季以后,患者如出现头疼、头晕的症状应立即就医,年轻人也不能掉以轻心。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导火索”,1天4例,长期患高血压的患者尤其要重视起来,一定要按时吃药,定期检查,保持血压平稳。此外,还要注意生活方式,适当运动,清淡饮食,保持身心健康。
发生脑卒中,及时救治是关键
一旦发生脑卒中,脑细胞会以每分钟万个的速度死亡,这时,时间就是大脑,时间更是生命。
郑云华提醒,一旦发现身边的人有口齿不清、行走不稳、一侧肢体乏力、口角歪斜等症状,千万不要犹豫,请第一时间拨打。
“拨打时,要向接线员表述清楚患者的症状。”医护人员根据症状判断疑似脑卒中,医院卒中中心会启动院前预警,在行驶过程中,医护人员就会准备好相关医疗检查和治疗方案,并开启卒中绿色通道,待患者入院后第一时间接受救治。
“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有溶栓和取栓两种方案,溶栓治疗需要在4.5至6小时内进行,取栓手术时间也要求在24小时内。”郑云华主任介绍,脑卒中越早治疗患者获益越大,医院开展静脉溶栓10余年,现已将平均DNT时间控制在50分钟以内(所谓DNT时间即入院到静脉溶栓药物使用的时间,中间包括血液相关检查,头颅CT检查,以及病情评估),为的就是争分夺秒。
近年来,医院也开展了机械取栓手术,为脑卒中治疗开启了另一扇窗。“脑梗的溶栓治疗时间窗是4.5个小时,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或者有大血管堵塞,溶栓治疗的效果可能不理想。”郑云华告知,这时就要考虑通过取栓手术,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通血管,恢复脑内血流。
“预防是第一手段,治疗是终极方法。”郑云华说,面对脑卒中,它没来时要警惕,它来了也得冷静应对,积极治疗,以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来源:小时新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