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病的放疗

文章来源:阴茎海绵体硬结症   发布时间:2016-10-13 3:17:45   点击数:
 

良性病放射治疗常规

良性病放射治疗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而且在近几年来又受到临床放射治疗专家及临床医学专家的重视。ESRTO的调查问卷显示,放射治疗的常见病有28种,适合于放射治疗的良性病约70余种。

第一节良性病放射治疗总论

[良性病放射治疗原则]

良性病放射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证,认真熟练掌握放射治疗的技术因素。充分发挥放射线的治疗作用,并使毒副作用降到最低限度。

治疗前应充分考虑放射线的质量、总剂量、治疗时间、发生危险的基本因素及保护因素。对婴幼儿及儿童须慎重评价治疗的利益及危险,除非必要,不予放疗。放疗时应尽量设计好照射靶区,充分使用防护技术,根据病理选择射线照射深度。注意保护好周围的正常组织,避免重要器官发生晚期损伤。

[放射剂量]

根据肿瘤治疗时机而定。目前大多数良性病的治疗总剂量、分次量及治疗时间均无统一意见,多是根据临床经验治疗。放射线的能量选择原则是宁浅勿深,而放射治疗良性病的剂量应当恰倒好处,或者宁少勿多。下列病种的治疗剂量仅供参考。

急性炎症总量cGy,每次cGy,每日或隔日一次。

慢性炎症总量-cGy,每次cGy。

抑制腺体分泌总量-cGy,每次cGy,每周2~3次。

抑制瘢痕增生总量0-cGy,可分2~10次给予,术后24小时内开始,每日一次。

血管瘤,荔枝型总量0cGy,每次cGy,每周2次,休息1~2月,视病灶改善情况,可重复一程。

[机制及适应证]

1.脱毛作用抑制毛囊生长功能;射线使毛发根部变松脆,易脱落;放射线剂量适当,毛发仍可再生。适应证包括头癣、须疮、多毛症等。

2.抑制腺体分泌作用放射线破坏皮脂腺、汗腺、使腺体萎缩;射线还可抑制腺体分泌功能。适应证包括腮腺瘘、胰腺瘘、腋臭、色汗症、手足多汗症等。

3.止痛止痒作用射线对神经末梢感觉过敏的抑制作用。适应证是神经性皮炎、湿疹、外阴瘙痒、强直性脊柱类、手足甲下血管球瘤等。

4.抑制淋巴组织增生少量放射线可以破坏淋巴组织生长中心,使之停止分裂,抑制淋巴组织增生。适应证是鼻咽及口咽部腺样体增生、耳咽管周围淋巴组织增生、航空性中耳炎、嗜酸细胞肉芽肿、淋巴细胞增生性嗜酸细胞肉芽肿,扁桃体肥大等。

5.抑制纤维组织增生幼稚纤维母细胞、角化组织等在增生期对放射线敏感,射线可抑制纤维组织增生。适应证是瘢痕、鸡眼、甲下疣、阴茎海绵体硬结症、血管球成形术后再狭窄。

6.消炎及镇痛常用于治疗多发性疥,慢性丹毒急性发作、乳腺炎、外耳道疥、急性坏疽、化脓性指骨骨髓炎、血栓性静脉炎、慢性腮腺炎、肩周炎、腱鞘炎、骨关节炎等。一次剂量0.5~1Gy,总剂量5~10Gy。

7.血管瘤射线引起动脉栓塞性内膜炎,血管弥漫性硬化及血管周围基质纤维化,并使毛细血管阻塞。适应证为荔枝型幼儿血管瘤最敏感;海绵型及混合型血管瘤中度敏感;葡萄酒斑及成熟血管内皮不敏感。

第二节瘢痕瘤

一、瘢痕体质患者在皮肤损伤后,伤口周围出现严重纤维组织增生及玻璃样变性,形成引起痒痛和难看的瘢块。瘢痕疙瘩单纯手术切除后肯定复发。

[治疗]

1.先行手术切除,因为肉芽组织中的纤维母细胞在24小时内成为纤维细胞,必须术后24小时之内开始放疗。

2.用~KVX线,1~7mmAl半价层;或用4~6MeVE,加用适当填充物。照射野应在手术切口缝线外不少于12.5px。

3.总剂量15~20Gy,单次量4~5Gy每日一次,连续照射。

4.耳垂病灶用前后野对?照射,照射野尽可能小。剂量分次同上。

[随访]

1.低剂量分次治疗局部皮肤,无任何与放射有关的并发症发生。

2.复发多在1~2年之间,因此观察至少2年。

二、角化棘皮瘤

好发于中老年人面部,生长迅速,局部受累,有较强侵袭性。手术切缘不充分常引起复发。放射治疗可使角化棘皮瘤消退。

用X线(HVL1~3mmAl)50%的剂量点在12~20mm深。较小的病灶20~30Gy,侵袭性较大病灶40~60Gy。每周3~5次,每次3.5~5Gy。分次量较低时(2~3Gy),延长总疗程时间,有改善美容效果。照射野在肿瘤边界外0.5~62.5px,平均25px。

第三节血管瘤

一、皮肤和软组织血管瘤

婴幼儿荔枝型血管瘤,及青年、成年人海绵状血管瘤。

根据病灶厚薄,选用低电压X线接触放疗(60~KV,HVL0.2~2.5mmAl),常压X线、电子线或60COγ治疗。总剂量10~40Gy,每周2~3次,每次1~2Gy。不同部位、不同类型、不同深度的血管瘤,需要治疗剂量不同。

二、肝海绵状血管瘤

多发、弥漫或大块有医疗禁忌证的肝血管瘤,可用常规分割外照射治疗。

儿童10Gy/1~2周,成人20~30Gy/3~4周。可用AP-PA平行相对两野,或(和)斜野。照射野面积0px2~px2。剂量10~30Gy/1~4周。

观察4~6个月,疗效不满意,可再增加10~15Gy/1~2周。但全肝总剂量不超过30Gy。

三、椎体血管瘤

患者可有局部疼痛或触痛,向外放散。放射影像学可见椎体骨密度稀疏,骨小梁呈蜂窝状。放疗全部病灶椎体,包括横突、棘突。剂量30~40Gy/3~4周。也可每周2次。

第四节抑制组织增生

一、纤维瘤

硬纤维病又称侵袭性纤维瘤,起源于肌肉腱膜组织,也称为纤维瘤,或纤维病瘤。虽认为是良性肿瘤,但却有低度恶性、局部侵袭及向深部浸润的特点。手术效果不好,易在边缘复发。

术后切缘阳性、切缘距肿瘤太近,多次术后复发,患者拒绝截肢手术时,都是放疗的适应证。

纤维瘤放疗时照射野边缘必须宽大,以预防边界复发。术后切缘阴性,手术边缘充分者,放疗剂量50~55Gy。切缘阳性,镜下有亚临床病灶时,或有肿瘤残存,剂量为55~60Gy。超过60Gy放疗未见好处。

二、阴茎海绵体硬结症

阴茎海绵体发生无菌性炎症,在海绵体中形成硬结,可局限或广泛存在。阴茎勃起后弯曲并在性交时疼痛。个别病例可在发病后几月到几年自行消退,大部分患者需放疗止痛及缓解病情。

放疗时用电子线,用铅片挖洞置于阴茎海绵体的硬结上,剂量10~18Gy/5~9次/2~3周。

三、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后的放射治疗预防管腔再狭窄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行经皮穿刺冠脉成形术(PTCA)后6个月,有30%~60%的患者出现管腔再狭窄。再狭窄的主要原因是血管中膜平滑肌大量增生并向内膜迁移。此外,血管壁在球囊成形术后发生弹性回缩及重塑,也是狭窄原因之一。

放射治疗能抑制血管腔内的平滑肌增殖,并可对抗管壁弹性回缩。放疗采用血管内Irγ线或90Sr/y的β线,或用Re液体放射源的β线,在PTCA后一次放射治疗剂量15~20Gy。

放射治疗时放射源的位置,是否在管腔中心就是病灶中心,处方剂量参考点等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翼状胬肉

眼内、外?赘生的组织称为翼状胬肉。手术切除后20~30%的病例复发,因此术后即刻用90Sr的β线行贴敷治疗。放射时用0.mm3的不锈钢套筒,外面用0.01mm铝过滤板。治疗剂量0cGy/3次/3周。每周1次,每次0cGy。

五、眼球突出

常为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活化的T-淋巴细胞侵犯眼眶和球后,刺激纤维母细胞产生糖胺葡聚糖,使眼睑、眶周围组织水肿,淋巴组织浸润,外眼肌肥厚失调,双眼球突出。甲抗患者球后脂肪组织增生也会形成突眼。

球后放疗是治疗突眼的首选方法。也可使用全身大剂量皮质激素或眼眶内减压手术等治疗。放疗球后区用小的球后单个照射野,一般为4×px~5×px。向后倾斜5°保护晶体不受照射。用铅块保护周围正常组织。照射野前界在角膜后37.5px。用4~6MVX线,眼球中线剂量20Gy/10次/2周。剂量超达20Gy,也不会改进疗效。

六、黄斑变性

老年性黄斑变性导致视力丧失,随年龄增加发病率增加。发病初期眼底湿性渗出,视网膜色素上皮增生,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及视网膜下出血,视网膜浆液性剥离而致盲。

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对放疗敏感,但对成熟的血管和神经却无影响。视网膜色素上皮对放射线高度抗拒。

放疗时采用眼球侧方单野,6MVX线,剂量可为12Gy/2次,18Gy/3次或24Gy/4次。较高的剂量疗效较好,也有用16Gy/8次。

第五节骨良性疾病

一、成釉细胞瘤

成釉细胞瘤是发生在牙上皮的肿瘤,组织学相似于胚胎形成组织,在牙形成时,产生牙釉质。约80%发生在上颌骨。虽基本上是良性肿瘤,但术后很容易复发。肿瘤生长缓慢,局部浸润。平均发病年龄45.6岁,但有老年患者增多及肿瘤显著增大趋势。

放射治疗用高能X线或60Coγ线,40Gy~50Gy/10次~25次/2周~5周。可使肿瘤得到局部控制,但肿瘤消退十分缓慢。

二、动脉瘤性骨囊肿

动脉瘤性骨囊肿是好发于骨骺端的血管囊肿病灶,偏心,膨胀性生长,常发生在长骨和脊柱。手术风险较大,复发率高,首选刮除术,用或不用骨移植术。不能手术的病例是放射治疗的适应证。

放射治疗时根据病灶深度选用能量适宜的射线及照射野。一般采用常规分次照射,总剂量20Gy~40Gy。术后放疗剂量5Gy~16Gy。至今关于适宜剂量没有统一的认识。

三、异位骨化形成

在全髋成形术后,常并发异位骨化,可使部分或全部髋关节强直,引起疼痛和运动范围受限。出现异位骨化的高危因素包括:①术前放射影像学证明同侧或对侧髋有不同程度的异位骨化;②活动性类风湿脊柱炎及肥大性骨关节病患者;③Paget`s病患者及弥漫特发性骨肥大患者;④重复手术或髋创伤、骨折史;⑤直接用侧位通路手术。大多数异位骨化形成的患者都有1个以上危险因素。

形成异位骨化的机制是因为在髋关节周围软组织中的多能间质细胞,在特殊的外伤刺激下迅速转变为成骨细胞。这种分化在创伤后16小时内开始,36小时达到反应的高峰。

诊断异位骨化的标准,采用修订的Booker分级,①0级:无软组织钙化;②1级:髋X线片上有小的分离的骨化病灶;③2级:股骨近端或骨盆有骨化影像,在相应的骨表面上间距25px以上;④3级:股骨近端或骨盆有骨化影像,在相应的骨表面上间距小于25px;⑤4级:股骨近端和骨盆完全骨化,出现关节强直。出现3级或4级的异位骨化,属于治疗失败。

用放射治疗可预防异位骨化形成。用6~10MVX线,可在术前1~6小时内一次放疗7Gy或8Gy。也可术后1~2天内一次放疗7Gy~8Gy。放疗的照射野应是全部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用AP-PA等中心野,以中平面计算剂量。异位骨化96%在6周内形成,因此随访时间至少6个月。

第六节其他

一、腮腺瘘

放疗%有效。用常压X线,或9~12MeV电子线,60Coγ线,腮腺局部一野,cGy/4次,每日一次。

二、全淋巴结照射抑制免疫功能及器官移植

㈠肾移植用斗篷与倒“Y”野放疗,每次1~1.5Gy,总量16~41.5Gy,或每次1Gy,每周2~3次,总量20Gy。

㈡心脏移植用斗篷、倒“Y”野,每次0.8Gy,每周2次,总剂量8Gy。放疗时不必包括心脏在内。

三、脾照射

用于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脾功能亢进等脾肿大时,可用正-侧位各一野,每次0.5Gy~1.5Gy,隔日一次,总剂量15Gy或视末梢血像恢复情况而定。









































北京哪个看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chi001.com/ystl/9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