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男性尿道癌

文章来源:阴茎海绵体硬结症   发布时间:2016-10-22 21:45:40   点击数:
 

  来源:网络

  原发性尿道肿瘤临床上较少见,恶性肿瘤包括癌、肉瘤、黑色素瘤等。尿道癌有多种病理学类型,包括鳞癌、移行细胞癌和腺癌,以鳞癌多见。尿道癌伴有尿道狭窄多见于尿道球部。男性尿道癌无种族间差异,原发性男性尿道癌的组织类型按其起源部位而不同,发生部位于球部尿道占60%,阴茎部尿道占30%,前列腺尿道占10%。组织类型鳞癌占80%,移行上皮癌占15%。腺癌和未分化癌起源于尿道球腺或Littre腺,仅占5%。本病发病年龄自13~91岁,绝大多数超过50岁。早期即可有尿道流血、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肿瘤增大,也会引起排尿困难。治疗困难,预后较差。

  一、临床表现

  男性尿道癌发病年龄自13~91岁,绝大多数超过50岁。病人一般以尿道梗阻、肿物、尿道周围脓肿、尿外渗、尿道瘘和尿道流出分泌物等症状而就医,一些病人有疼痛、血尿或血精症状。舟状窝肿瘤可表现为溃疡或乳头状病灶。直肠双合诊检查可了解肿瘤有无扩展至前列腺、肛门和尿生殖膈。

  根据临床和病理活检结果作临床分期,并根据手术标男性尿道癌理所见进行复核。

  O期:局限于粘膜(原位癌),A期:病变至粘膜下层,B层:病变侵入尿道海绵体,C期:直接扩展至尿道海绵体外组织或超过前列腺包膜,D1期:区域性转移包括腹股沟/盆淋巴结(原发瘤可为任何期),D2期:远处转移(原发瘤可为任何期)。

  二、检查

  尿道分泌物、尿液沉渣、尿道冲洗或刷取物行细胞学检查或FCM分析可发现尿道肿瘤细胞。

  1、尿道造影可帮助确定肿瘤的大小、部位,但不能估计肿瘤范围。

  2、尿道膀胱镜检查可观察肿瘤范围,并取活体组织检查进一步确诊。

  3、CT和MRI检查可了解有无盆腔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有助于肿瘤分期。

  三、病理改变

  原发性尿道癌的组织类型按其起源部位而有不同,以鳞状上皮癌占多数,移行上皮癌次之,腺癌较少见。男性尿道舟状窝部覆盖鳞状上皮,阴茎部和球部尿道覆盖假复层或柱状上皮,后尿道则覆盖移行上皮。阴茎部尿道肿瘤50%~70%起自球部,约50%继发于远侧的尿道狭窄,伴有粘膜鳞状上皮化生,因而发生鳞状上皮癌者居多;腺癌则起源于尿道球腺或Lirttre腺。尿道球、膜部肿瘤常侵犯会阴部深层结构,包括阴茎和阴囊皮肤、尿生殖膈和前列腺;舟状窝的肿瘤可侵犯富含血管及淋巴管的阴茎头。前尿道肿瘤通常转移至腹股沟浅深淋巴结。后尿道肿瘤则转移至闭孔和髂内、外淋巴结,但当肿瘤侵犯阴茎或会阴部皮肤时则可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尿道癌(尤其是前尿道癌)很少发生务行转移。远处转移的部位最多为肺,次为肝和胃,偶可转移至胸膜和骨。

  四、诊断

  对于以往无尿道疾病或外伤病史,而出现尿道出血或梗阻症状,尿道狭窄在治疗过程中症状加重,出现尿道周围脓肿或尿道瘘的老年男性,应疑有尿道癌。需作尿道造影、膀胱尿道镜检、活体组织检查及尿道分泌物或尿道冲洗液细胞学检查。

  尿道癌应与尖疣、尿道狭窄、尿道周围脓肿、结核、阴茎海绵体硬结症鉴别。必要时应作活体组织检查。

  五、预后

  男性尿道癌国内的病例报告多属晚期,预后恶劣。国外报告存活率与肿瘤部位和期别有关。阴茎部尿道癌预后较好,5年存活率43%;球部及前列腺部者14%。各期尿道肿瘤存活率为:A期%、B期80%、C期17%、D期20%。采用上述扩大根治的手术方法可能会改变疗效。

优秀病例,精彩点评,交流讨论

尽在病理沙龙

病理人才汇:为你寻找最适合的工作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北京治白癜风的好医院
哪个医院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chi001.com/ystl/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