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高危人群
本身患有卵巢癌、有乳癌家族史的。
有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特别是在母亲或姐妹中如有患乳腺癌的,病风险比普通人群增加2~3倍。
初潮早,停经晚。
初次月经在12岁以前,停经在55岁以后的人群,患乳腺癌风险比普通人群高1~2倍。
单身、晚育、未哺乳。
未生育或35岁后才生育的,因缺乏孕激素的保护,更易受到过量的雌激素的刺激。
高脂肪饮食,肥胖。
肥胖人群患乳腺癌风险比正常人高1~1.5倍,乳腺癌扩散风险高2倍。更年期后女性如果超重或肥胖,患乳腺癌几率会增加30%。
长期压力大,心情抑郁。
精神长期处于应激紧张状态、经常熬夜,会导致内分泌失衡,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长期接受雌激素治疗。
更年期激素代替疗法或其他激素替代疗法等长期接受雌激素治疗的,患乳腺癌风险会增高。
乳腺增生。
良性的乳腺增生一般不会恶变,但乳腺增生中年龄较大、病史较长、肿块与月经关系不明显者,则有可能发生恶变。
乳腺癌自查方法
视诊
脱去上衣,在明亮的光线下,面对镜子做双侧乳房视诊:
双臂下垂,观察两边乳房的弧形轮廓有无改变,是否在同一高度,乳房、乳头、乳晕皮肤有无脱皮或糜烂,乳头是否提高或回缩,然后双手叉腰,身体做左右旋转状继续观察以上变化。
触诊
取立位或仰卧位,左手放在头后方,用右手检查左乳房,手指要并拢,从乳房上方顺时针逐渐移动检查,按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腋下顺序,系统检查有无肿块,注意不要遗漏任何部位,不要用指尖压或是挤捏,检查完乳房后,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挤压乳头,观察是否有带血的分泌物。
乳房有这12种变化,
及时就医!
1.肿块。
生长缓慢、疼痛明显的肿块大多是良性增生或炎症;增长迅猛、边界不清的肿块则需要尽快检查。
2.乳头内陷。
引起乳头凹陷的原因有几种:衣着过于紧束,特别是女性在乳房发育期内衣过紧;乳罩使用不当,过小、过紧,使用过早等;遗传因素。
3.皮肤溃烂。
在乳腺癌患者中,有的病人会出现皮肤问题,表现为局部溃烂久治不愈,伴大量血性、脓性恶臭分泌。
4.发红/发热。
乳头、乳晕颜色加深、发热,预示可能双侧或单侧乳房内有增生性病变或囊性增生病变,或伴随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
5.乳头溢液。
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除了乳腺增生,还有乳腺结核、乳腺炎、乳腺癌等,有的女性内分泌紊乱也可以引起乳头溢液。这些疾病既有良性,也有恶性,需及时检查。
6.小凹点。
乳房出现“酒窝”是乳房悬韧带受累的表现。而乳房慢性炎症、脂肪坏死、乳房皮下血栓性静脉炎和术后瘢痕挛缩等,都可能造成皮肤凹陷。
7.深部硬结。
如果在乳房里摸到质地坚韧、表面光滑,但增长缓慢,没有其他感觉的硬结,可能是腺瘤。
8.橘皮样改变。
乳腺癌皮下淋巴管受侵犯,淋巴回流受阻,可致皮肤水肿,但毛囊处皮肤不会随之水肿,于是容易表面凹陷,就像橘皮一样。
9.不对称。
先天不对称主要是因青春期体内雌激素、孕激素影响,导致发育敏感强的一侧乳房发育过快,而另一侧乳房发育过缓;后天不对称主要发生在发育哺乳过的女性,喂奶时习惯用一侧乳房,或者喂奶的姿势、方式不正确所导致。
10.静脉显现。
由于浅静脉位置表浅,接近皮肤,妊娠时以及在乳房病变进展迅速时,如乳房肉瘤,浅静脉可曲张。
11.硬化。
植入假体的乳房易出现硬化现象。
12.局部凹陷。
植入的假体出现偏移,容易有凹陷出现。
三步,
有助降低患病风险
1.养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吸烟、不喝酒、作息规律、尽量不熬夜、饮食均衡、不暴饮暴食。坚持运动,不要在电脑前久坐,每隔半小时就起身走走,做做伸展运动,工作之余到户外散散步。少使用含雌激素的化妆品及避孕药。
2.保持良好的心情与心态
这是维持内分泌平衡的关键。遇到烦心事多和家人或好友沟通,凡事不能太追求完美。
3.定期进行乳腺检查
建议多自检,一旦发现乳房表面有酒窝样或橘皮样改变,乳房或腋下有肿块,乳头有血或黄色溢液流出,乳头反复破溃等乳腺癌高危症状,需要进一步排查。
为健康,
杜绝不良饮食习惯
高脂饮食:长期摄取大量脂肪会产生过多雌激素,进而刺激肿瘤生长。
酒精:每天饮酒1杯或1杯以上者,乳腺癌危险性比不饮酒者增加45%。
咖啡、巧克力:这些食物中含大量的黄嘌呤,可促使乳腺良性增生。
精制蔗糖:蔗糖摄入量高是45岁以上妇女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烟草:吸烟史超过10年的女性患乳腺癌机率是其他女性3倍以上。
预防乳腺癌,
应做的体检
40岁前的女性:
每2~3年接受一次钼靶检查;
40~50岁的女性:
考虑每1~2年进行一次钼靶检查;
50岁以上者:
检查频率应保持在每年一次。
提醒:
如果属于乳腺癌高危人群,医院进行一次乳腺健康检查。
治疗白癜风哪的医院好些啊白癜风的早期症状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