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骨痛是风寒湿邪侵入人体所致,风寒湿邪侵入人体后,导致筋脉阻塞不通,“不通则痛”,由此常引起人体关节、骨膜、肌肉等部位发生红肿疼痛。患有风湿病的人群最怕遇到阴雨等不良天气,关节、肌肉的酸痛可不是一个好滋味。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这可以说是风湿病的病理,下面给大家带来的便是针对风湿病这种情况所对应的中药——路路通。
路路通,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的干燥成熟果序。冬季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杂质,干燥。路路通有祛风除湿;疏肝活络;利水的功效,路路通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手足拘挛;脘腹疼痛;经闭;乳汁不通;水肿胀满;湿疹。
应用及配伍:
1、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四肢拘挛等。
路路通辛散苦燥,擅于祛风湿而活络,多与伸筋草、络石藤等同用;
用于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则与三七、红花、乳香、没药等同用;
2、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路路通能利水,可与猪苓、泽泻、白术等配伍。
3、用于乳汁不通,乳房胀痛等。
路路通能通经下乳,可与王不留行、穿山甲、漏芦等同用。
4、用于风疹瘙痒
路路通有祛风止痒的功效,可与地肤子、刺蒺藜、苦参等配伍,内服或外洗均可。
用法用量:
煎服,5-10g,外用适量。
《本草纲目拾遗》:舒经络拘挛,周身痹痛,手脚及腰痛。
禁忌:1、孕妇忌服路路通。
2、虚寒血崩者勿服路路通。《广西中药志》
3、阴虚内热者不宜路路通。《中药志》
4、凡经水过多及孕妇忌用路路通。《四川中药志》
路路通临床经验应用
香附路路通蜜饮 功效:疏肝理气,解郁散结,适于乳腺小叶增生,证属肝郁气滞。 材料:香附20克、路路通30克、郁金10克、金橘叶15克、蜂蜜30毫升。 做法:将香附20克,路路通30克,郁金10克,金橘叶15克洗净,入锅,加适量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待药汁转温后调入蜂蜜30毫升,搅匀即成。 用法:上、下午分服10毫升。
路路通白玉汤 功效:补肺固表,健脾温中 组成:黄芪15克,党参10克,白术、防风、山药、茯苓、路路通各9克,陈皮、玉竹、白蒺藜各6克 用法:水煎服(成人常用剂量:5剂) 路路通益肾疏肝汤 功效:治月经先后无定期和功能不孕症。证见月经先后不定,月经夹有血块或经前点滴渗血,抑郁胸闷,经前乳胀,性欲低下,或有不孕,苔薄舌偏淡,脉强弦。 组成: (1)经前方,苏啰子12克,路路通12克,王不留行12克,八月扎10克,紫丹参12克,制香附10克,大熟地12克,菟丝子12克。 (2)经后方。大熟地15克,菟丝子12克,仙灵脾12克,山萸肉12克,炒柴胡6克,炒白芍10克,全当归10克,生麦牙30克。 按语:月经先后不定,以肾虚肝郁多见。其辨证要点:月经先后不定,大多伴有腰酸,乳胀或不孕,苔薄舌淡红,脉细弦。经前治以疏肝通络为先,经后治以养血益能为主。经前方以苏啰子、路路通、香附疏肝理气,调经畅营;少佐菟丝子、熟地养血益肾;经后方以归芍滋液润脉;山萸肉、仙灵脾填精益肾;辅以麦芽、柴胡疏调气机,诸药配用,疏肝无香燥动火之弊,益肾无滋腻碍脾之虞。 路路通伤筋药水 功效:主治筋络挛缩,筋骨痠痛,风湿麻木。 组成:生草乌4两,生川乌4两,羌活4两,独活4两,生半夏4两,生栀子4两,生大黄4两,生木瓜4两,路路通4两,生蒲黄3两,樟脑3两,苏木3两,赤芍2两,红花2两,生南星2两,白酒20斤,米醋5斤。 制法:上药在酒、醋中浸泡7天,严密盖闭,装入瓶中备用。 用法:患处热敷或熏洗后,用棉花蘸本品在患处轻擦3-5次。 来源:《中医伤科学讲义》 路路通化痰通精汤 功效:化痰通络开窍。用于无精子症属痰湿阻滞者,症见形体肥胖,精液黏稠,少腹胀闷,睾丸胀痛硬结,肢体困倦,苔白腻,脉沉滑。 组成:石菖蒲20g,陈皮6g,法半夏10g.茯苓15g,甘草6g,浙贝母10g.连翘9g.路路通10g,威灵仙10g,地龙10g. 制法:每剂煎2次,滤去药渣,得药液约ml,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15剂为1个疗程,一般2-3个疗程,疗程间隔1周。 方解:方中石菖蒲化痰开精窍为君陈皮、法半夏、茯苓、浙贝母化痰散结祛湿为臣;连翘解痰热,取下病上治之意;路路通、威灵仙、地龙活血通络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共奏化痰通络开精窍之效。 路路通公鸡殖酒 功效:补肾壮阳益精 主治:治阳痿、早泄、精子数不足的男性不育症等。 配方:鲜公鸡殖(鸡睾丸)克,淫羊藿、夜交藤、仙茅、路路通、桂圆肉各克,米酒(50度)2克。 制法:上药与白酒共置于容器内,密封浸泡30日后可用。但鲜公鸡殖不宜用水洗或放置时间过长,亦忌日晒。最好是阉出公鸡殖后即投入酒内。 用法:每日服3次,早(空腹)、午各服20毫升,睡前服40毫升。60天为1疗程。 注意:在第一疗程用药期间,忌行房事,忌食萝卜、白菜等寒性食物。
----------------------------------------------------------
完
扫描以上“二维”,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