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白云深处行中雁奇峰玉甑峰温州古道

文章来源:雁荡山   发布时间:2024/12/29 12:12:40   点击数:
 文章来源

罗山行者戴建达中国雁荡山不只是一座山,而是一群山,分东西南北中雁荡。它们分别是北雁荡山位于乐清市境内东北部;南雁荡山,简称南雁,位于平阳县西部;中雁荡山原名白石山,在乐清市西南10公里;东雁荡山又称半屏山景区,在温州市洞头区;西雁荡山,位于温州市瓯海区泽雅境内。说起这些雁荡山景区中的山峰,其最漂亮也是最雄壮的非中雁荡的玉甑峰莫属。南宋著名爱国名臣王十朋 曾诗赞中雁玉甑峰景区:"十里湖山翠黛横,两溪寒玉斗琮琤"。慕名而来,从中雁荡山入口登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气宇轩昂的花岗岩石牌坊。"第一山"的横楹,彰显了它无于伦比的大气。查其资料,此称号乃宋太宗所赐,历史悠远久长。跨进牌坊,一条整洁的石彻小径,迤逦于山坡上上,曲折向山顶延伸。路边山岩叠幛,翠竹高树,花香鸟语,移步易景使人目不暇接。时有石亭矗旁,随时为游客提供停歇观景之所,亭柱上对联提咏,内容丰富,内涵深邃,尽显文化之韵。中途忽遇一水潭清澈如碧,时有水珠从半空低下,撒落潭内。抬头仰望,数百米高的崖壁凹形突兀,水流从峰顶而出,如丝缕飘洒。至岩壁凹处被风吹散,似玉屑散落,叮当作响,落于瑶池称"屑玉泉"。这三个字被刻在潭边的岩壁上,笔法飘逸,古朴苍劲,与眼前的泉景浑然一体,相得益彰。从旁边木牌介绍得知,此命名者为宋朝一周姓乐清县令,提字者为著名国画大师周沧米先生。潭边一曰"沐心亭"的石亭别致优雅,亭上有对联"中雁有泉皆屑玉,甑峰无石不凌云",正是对此情此景的完美写照。上了一条条长长的石阶路,转过拐角,在绿树成荫中又出现一条从高处铺下来的石阶。此时每个人都需要点勇气和耐力的支持,在"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鼓舞下继续上行。在一岔口,一处去玉虹洞,一处上峰顶。去玉虹洞的路被一路牌拦阻:因前方修理施工,游客止步。玉虹洞为宋初进士李少和的修炼羽化之所,又称玉甑观,被列为"天下第二十一洞天"。洞内外留有许多明、清、近代的摩崖石刻与碑石,不能进去观赏,未免不是一大遗憾。只好走向上峰顶的路,这段路没铺石板,都是石块垒成的老路,虽凹凸不平,有点难走,不过历史的沧桑味十足。上了一个大平台鸿蒙亭端庄雅致,周围宽阔。站在平台向前望去,三湖景色尽收眼底。山下的三湖由白石湖、龙山湖、钟前湖组成,其实是一个综合的水库群。水库碧波如玉,四周青道环绕,绿树成荫,横卧在青山绿水间,湖光山色,争相斗艳。尤如是世上“天堂”,人间“仙境”。我们伫立这山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沐浴在大自然的春光里观山赏景,一切世俗在这里荡然无存,就在这山之巅如入欲界之仙都。左转抬头,只见一山峰一柱擎天,高插云霄,万峰称臣。这就是乐清的最高峰---拔萃峰,显然其在雁荡山的所有主峰中有出类拔萃之意。 一条陡峭的石阶仿佛从拔萃峰上挂下来。拾级而上,不敢回头,一心向前,舒缓了心有余悸的感觉。尽头是"云游关"洞,走进洞内如进入了隧道一般,一阵阵凉意扑面而来,倍感舒畅。出洞口,豁然开朗,别有天地。两峰夹峙间一条狭窄的石街从天而降称为"云街",甚为壮观。这云街是上峰顶的路,上峰顶可直走云街为平整的石阶路,左走为"云梯谷",右走为"美人关"。我选择从"云梯谷"上峰顶,一路盘旋在峰壁上,有石垒的,有凿在石壁上的,还需爬铁杆梯子。幸亏有铁栏杆护旁,连拉带攀终于登上峰顶。这是中雁荡的最高点,海拔598米,命名为观日台。站在峰顶真正体验到了"山高我为峰"的感觉,四周一切尽在脚下。峰峦起伏,鬼爷神工,似天然的山水盆景般壮美。一座石桥架在峰峦之间叫"好运桥",跨过去,是否有好运再说,确实会让你怦然心跳加快。走在峰脊上,一边万丈深渊,一边危峰突兀,壮观与惊险相伴,此情此景才是真正生发浩然之气。过了神形兼似的灵芝石,来到另一峰。一石亭叫"一览亭"座落峰顶,大概有"一览众山小"之意。可惜亭子四周树木高大,拦住了视线,不能一览无遗,这"一览亭"峰顶孤立也只是徒有虚名。转向西峰,峰尖矗立,视野开阔,旷然无比,不愧为“路从飞鸟头上过,人在白云深处行”。行走峰上,顿生一种孤高之气,使登临者产生“目空一切”的震撼。回头见对面的峰壁上由田纪云同志提写的"中雁荡山"四个石刻大字,遒劲有力,大气凛然,与这高傲的山峰浑然天成,谓为雄奇。站在峰顶,若不是有栏杆扶着,绝对不敢迈步。风吹过来,人觉得轻飘飘起来,腿虚发软,没有点胆战心惊之感是说不过去的。玉甑峰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中雁荡山的标志,正因为它的振臂一呼,才使中雁荡的山山水水方不至于零散无归。当时在山下远望此峰时,领略的是其整体的峻美。峰状如倒扣的铜钟,拔地而起,声势逼人,又似道士之冠,故又称道士岩。现站在玉甑峰顶,细细端详,慢慢品味,它的雄奇不但在于高,还在于一峰连一峰的美奂美仑的精致,身姿嶙峋,畅旷无伦,绝对是中雁荡山的象征。从云街下峰,走在两峰的夹缝中,前面如天门张开,壮观无比。云街险陡,不敢抬头多看,只有低头慢行。怀着对中雁荡玉甑峰的留恋与惊艳,一直下到出口处。花岗岩牌坊背面横楹上"寰中胜赏"四个大字,跃入眼帘,印入心底,挥之不去,这就是我对中雁荡山的一种永远的印记!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chi001.com/yfby/147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