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下裂修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文献报道多在10%~15%以上,其中尿道瘘发生高达55%,通常在20%左右。许多并发症可导致手术失败,需再次手术,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故如何防治尿道下裂修复术后的并发症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五、阴茎海绵体损伤与龟头坏死在手术中切除阴茎纤维索带或制作带蒂皮瓣时,可能损伤阴茎海绵体,需缝合白膜以止血,一般多无后遗症,但如损伤范围较大、较深,术后可能形成海绵体硬结,影响阴茎勃起。此外,分离阴茎头两翼过深,或敷料包扎过紧,阻碍龟头血运,术后可能出现龟头坏死。因此,术后应密切观察,如发现龟头出现水疱,颜色变成灰色或深紫色,则应立即解除压迫敷料,用温盐水湿敷。已经出现龟头坏死征象者,应加强抗感染,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有水疱形成者可用注射器抽出积液,每日进行消毒,更换敷料。由于多数龟头坏死仅为表层组织坏死,在坏死组织脱落后尚可保留一个较小的龟头。
六、尿道皮肤瘘尿道皮肤瘘是尿道下裂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4%~56%,随手术方法不同而改变,Mathieu术尿瘘发生率是4%,加盖尿道成形和Yelsnar手术尿瘘发生率为15%,复杂性尿道下裂再手术尿瘘发生率为20%,采用游离移植物比采用带血管移植物尿道成形的尿瘘发生率高。对于一期尿道下裂手术,并发症率(多数为尿道瘘)希望降至5%~10%。尿道瘘可发生在新尿道的任何部位,以吻合口和冠状沟处多见。瘘口大小不一,较大的瘘口在创面拆线前或拆线时即可被发现;小的瘘口要待患儿自行排尿时才可发现。
发生尿道瘘的潜在因素包括新尿道血供不良、尿道远端梗阻、使用不可吸收或组织反应大的缝合线作新尿道、新尿道周围积血或存在较多不健康组织、覆盖新尿道皮下组织薄弱或覆盖皮瓣血供不良、新尿道与皮肤缝线重叠、尿转流不充分、新尿道分泌物引流不畅及术后感染等,应予避免。
七、创口愈合不良创口愈合不良常因皮瓣边缘坏死致创口裂开。有时形成痂下坏死,最终导致尿瘘形成。其原因是:①皮瓣边缘较薄、血供不足。②缝合皮瓣时张力较大。③缝合过密、过密或缝合线的刺激与组织反应。用肠线缝合皮肤反应较大。④局部渗血、漏尿及感染。
为防止皮瓣边缘坏死,在分离阴茎皮肤时,应在Buck筋膜浅深层之间进行分离,如分离平面准确则不易出血。用带蒂阴茎或包皮皮瓣做新尿道时,要保留足够宽度及厚度的血管蒂。覆盖新尿道之皮瓣亦应注意其血供,边缘不宜太薄。只要新尿道血运好,愈合满意,即使表面覆盖的皮肤血运不良,甚至坏死,也会逐渐脱落再上皮化,不会遗留明显的瘢痕。缝合前彻底止血,皮肤缝合时避免有张力,且尽量与新尿道缝合线错开,对皮下组织丰富者最好做多层缝合,采用细而刺激性小的缝线,如皮瓣张力较大,则可在阴茎背侧做减张切开。为了便于观察及促进创口愈合,在术后3~4天除去压迫敷料后可将创暴露或半暴露。如发现痂皮或血痂形成,则应用盐水湿敷后除去痂皮;发现创口感染者应尽早拆除缝线,予以湿敷,以促进创口愈合。
尿道下裂公益网,欢迎您的咨询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最好哪里白癜风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