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竟致脓毒血症,小小“肿块”竟致坏死性筋膜炎,“小病”切不可忽视!
年元月8日,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ICU病房收治了一名因“右大腿肿胀”入院的31岁男病人。该病人4天前曾有“感冒”病史,发热最高达39.5℃,随后右大腿出现拇指大小的硬结,伴随红肿热痛,范围逐渐扩大并出现水泡,为求进一步治疗由我院急诊科收入ICU病房。
病情简介:病人入院时神志清楚,体温38.8℃,其余生命体征均正常;右侧大腿高度肿胀,腿围较左侧粗10cm,从髂前上棘至小腿腓肠肌均呈现紫色瘀斑伴多处张力性水泡,抽吸为血性分泌物,部分水泡破溃处伴大量血性渗液,足背动脉消失,肢体有麻木感。患者无特殊既往史,也无特殊的流行病学接触史。实验室检查异常指标:白细胞计数15.7*/L;乳酸:5.71mmol/L;降钙素原:35.77ng/ml;提示感染指标上升。初步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右下肢坏死筋膜炎(NF)及脓毒血症。
(1月8日入院时皮肤状况)
脓毒血症进展过程:入院第一天,即按照脓毒血症的诊疗指南进行了快速的干预,并给予床边持续CRRT进行炎性介质清除。
入院第三天,病人出现了心脏呼吸衰竭症状,血压下降,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并且持续进行PICCO监测心肺功能及容量负荷。
入院第七天,病人顺利脱离呼吸机并拔除气管插管,感染基本得到控制,撤出CRRT治疗。
入院第十天,病人转至骨科病房进行下一步治疗。病人的关键诊疗过程及感染指标变化可见下图。
皮肤进展过程:伴随着脓毒血症的逐步控制,病人的下肢皮肤也经历了一系列的进展,并在炎症风暴被有效控制后,为病人争取到了植皮的机会。描述如下。
1月9日红肿热痛,张力性水泡形成。
1月10日范围扩大,张力性水泡破溃,血性渗液。
1月13日渗液逐步减少,部分坏死组织脱落,部分损伤表浅处新鲜肉芽组织生长,组织仍高度肿胀。
1月16日皮肤组织肿胀消退,坏死累及肌肉组织处形成黑痂。
1月20日手术室行VSD。
2月8日人工植皮+二次VSD。
总结:1.医护配合,快速遏制脓毒血症的炎性风暴
脓毒血症是ICU的重点病种及常见病种之一,作为ICU护士,应该对脓毒血症的病情发展有预见性,早期要快速配合医生,将各项治疗措施如液体复苏、早期抗生素治疗、CRRT尽快落实到位。同时要对病人病情有预见性分析,严密观察病人的各项指标,及时采取有效抢救措施。遇到疑难病例,有必要申请全院医护联合会诊,以便更好的为病人定制个性化的护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