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与大家分享的是《正海-妙术视界》第一百一十五期,由国际脑血管病显微外科大师、医院任职的Juha教授团队带来的:桥脑海绵状血管瘤显微手术切除病例分享,欢迎阅读、分享!
术者介绍JuhaHernesniemi教授
医院Juha国际神经外科中心主任
尤哈·赫内斯涅米(JuhaHernesniemi)医院Juha国际神经外科中心主任,国际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年,担任芬兰医院神经外科中心教授和主任。主刀开展了多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其中脑动脉瘤、血管畸形手术多例,脑肿瘤手术多例,脊柱脊髓手术多例;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主编的《赫尔辛基显微神经外科学的基础与技巧》一书,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他做手术的录像被世界各国的神经外科医生当做教材反复观看,促进了世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
年7月,医院全职引进Juha教授团队并成立Juha国际神经外科中心。
Juha教授门诊时间每周二、四上午,地点国际医疗中心二楼(省医7号楼),门诊预约、
相关回顾致敬Juha教授
颞下入路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瘤夹闭术
病史简介患者:男,67岁,因“左侧肢体乏力麻木、伸舌左偏,口角左歪18天”门诊以“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收入院。
入院查体:
患者神清,精神可,生命体征平稳,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伸舌左偏,口角左歪,颈软,言语不利,左侧肢体肌III级,右侧肢体肌V级,肌张力正常。余神经系统检查无殊。病理征阴性。
术前诊断:
右侧桥脑海绵状血管瘤
MRI显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主要位于桥脑右侧后方
诊疗经过完善入院术前相关检查后,患者无明显手术禁忌,遂于-7-19在全麻下行开颅桥脑占位病变切除术。术后入神外ICU监护治疗。4h后拔除气管插管,患者无明显吞咽功能障碍,1周后正常进食。术后10天出院。出院时可自行站立,语言较前流利,伸舌左偏,口角左歪,左侧肢体肌力IV级。
手术过程体位:俯卧位。在右侧SCZ(thesupracollicularzone)区、脑干表面做一短的直行切口,首先吸除血肿并电凝细小供血血管,用剥离子轻柔钝性分离,推移病灶囊,分块切除病灶并止血,保留完整胶质边缘。
术中
术后
术后当天CT
术后1天MRI
术后病理
术后50天
随访术后40天,患者恢复良好,神志清楚,言语流利,伸舌居中,口角无明显歪斜,四肢肌力V级,能自行行走,生活自理。
讨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brainstemcavernousmalformations,BSCM)是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薄层内皮细胞组成的缺乏脑实质成分的血管窦,占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9-35%,多发生在桥脑、中脑,延髓较少,往往伴有静脉畸形。
研究表明:
BSCM的年出血率为.3-10.6%,而首次出血后再出血的概率升高至5.0-1.5%。由于脑干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因此,临床工作中需高度重视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指征、手术时机、手术入路。
手术指征: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再出血率较首次出血明显增加。因此,如果只要显微手术风险可控,有症状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病人均应考虑手术治疗;而对于手术风险过高的病例侧需要充分评估后才考虑手术。部位深在与无症状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只要符合以下四个标准之一就考虑手术:
(1)病灶接近软脑膜或室管膜表面,或呈外生型;
()病灶已经多次出血,引起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
(3)急性出血扩展到病灶囊以外;
(4)病灶内大量出血引起明显占位效应。
故经综合考虑,该患者手术指征明确。
手术时机:
脑干出血除非症状持续加重并危及生命,才考虑急诊手术。由于急性期脑干水肿严重,局部胶质增生带尚未形成,此时手术往往加重脑干损伤,死亡率高。而恢复期病灶明确,血肿已经液化而机化尚未形成,利于病灶分离与减压,同时避开了脑干出血后的水肿高峰期。
美国巴罗神经科学研究所报告了RobertF.Spetzler教授对其手术的BSCM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认为:BSCM患者在出血6周内进行手术治疗获益最明显。
手术入路
桥脑手术的安全区域(Safeentryzonesofthepons)A:PTZ,B:SCZ、ICZ、MS,C:STZ、PTZ、LPZ。引自《Microsurgicalanatomyofsafeentryzonestothebrainstem》JNeurosurg14:–,。theperitrigeminalzone(PTZ)、thesupracollicularzone(SCZ)、theinfracollicularzone(ICZ)、themediansulcusofthefourthventricle(MS)、thesupratrigeminalzone(STZ)、thelateralpontinezone(LPZ).
基于病灶部位的
常见手术入路
桥脑腹侧上部:眶颧入路
眶颧入路(Orbitozygomaticapproach)引自《Microsurgicalanatomyofsafeentryzonestothebrainstem》JNeurosurg14:–,。
桥脑腹外侧:乙状窦后入路
乙状窦后入路(Retrosigmoidapproach)引自《Microsurgicalanatomyofsafeentryzonestothebrainstem》JNeurosurg14:–,。
桥脑背侧:枕下入路
枕下入路(Mediansuboccipitaltelovelarapproach)引自《Microsurgicalanatomyofsafeentryzonestothebrainstem》JNeurosurg14:–,。
病灶位于右侧后方,不考虑眶颧入路。
再看乙状窦后入路,存在个问题:
1、病灶最薄的地方在后部,乙状窦后无法从最薄处切开并沿长轴切除病灶,只能从偏后侧切开,对脑干损伤较大;
、病灶位于桥脑上部,接近中脑导水管,位置高且深,颅神经会造成阻挡,增加手术难度和对神经血管损伤的机会。
若要经第四脑室底且不损伤任何神经组织而干净利落地到达病灶,就该病例来说,枕下膜帆入路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1、病灶最接近四脑室底部;
、病灶位于桥脑上部,接近中脑导水管,高于面丘平面,既桥脑手术安全区域的SCZ区。
因此,术者采用枕下膜帆入路。术中证实病灶位于面丘平面上方,在SCZ区域内,术后患者恢复情况也进一步证实该入路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1.BertalanffyH,BenesL,MiyazawaT,etal.Cerebralcavernomasintheadult.Reviewoftheliteratureandanalysisof7surgicallytreatedpatients.NeurosurgRev.00;5:1-53.
.AblaAA,KalaniMY,SpetzlerRF.Surgeryforbrainstemcavernousmalformations,in:SpetzlerRF,KalaniMY,NakajiP,(eds).NeurovascularSurgery.Secondedition.NewYork:ThiemeMedicalPublishers,,-.
3.GarciaRM,IvanME,LawtonMT.BrainstemCavernousMalformations:SurgicalResultsinPatientsandaProposedGradingSystemtopredictNeurological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