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点滴式rdquo防虫线

文章来源:阴茎海绵体硬结症   发布时间:2022-5-10 14:17:42   点击数:
 

防虫线对粮食安全储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内许多粮库的防虫线仍采用传统的防治方法,采用DDVP乳油—稻壳糠(稻壳)混合体、马拉硫磷乳油—稻壳糠(稻壳)混合体、DDVP乳油—水—海绵体等形式。这些办法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药剂有效浓度持续时间太短,载体易干涸,药剂挥发速度太快,更换药液载体次数频繁。针对上述情况,设计出“点滴式”防虫线,实践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发挥了防治作用,且安全经济,简便有效。

准备材料

mL容量瓶一个(带软木塞或橡皮塞)

直径4.0mm塑料软管1根(长度仓门宽度)

仓内防虫线槽1条〔70mm(宽)×(50~60)mm(深)〕,仓内无防虫线槽,可用自制木槽(不漏水)替代

棉纱1股,粗细与塑料软管一致,长度根据仓门宽度确定

载体为稻壳糠或锯木屑

药剂为DDVP乳油。

图1 点滴式防虫线装置示意图

安装方法

(1)药液瓶悬挂高度。一般以30~50cm为宜(瓶底离地坪高度)可用网袋或其它方法将药瓶悬挂。

(2)软木塞或橡皮塞上打三个孔(见图2),三孔分别为透气孔、棉纱孔和辅助出水孔。打孔直径根据塑料软管、棉纱粗细确定。

(3)将辅助下水软管、进气管、棉纱分别插入孔内,同时棉纱、辅助下水软管引出软木塞(橡皮塞)另一端,超出端不宜过长。

(4)进气管的内端口超出药液面1~2cm为宜,外端口穿过瓶塞并在瓶外形成“L”型管状。

(5)从软木塞内(橡皮塞)引出的辅助下水软管、棉纱分别安放在防虫线槽内,两者不得混绞一团,须分开并保持一定距离,长度根据防虫线槽长度确定。辅助下水软管末端须密封,铺设在线槽内的塑料软管须用针尖扎孔,每米8~12个小孔为宜。

(6)将干净粗细相同的稻壳糠或锯木屑载体倒入防虫线槽内,铺满整槽,棉纱、塑料软管需用载体覆盖,后用木条或直尺将载体刮平。

(7)将稀释比例为1∶10的DDVP药液倒入药液瓶中,瓶中留十分之一的空间,将配有棉纱、进气管、辅助下水软管的软木塞(橡皮塞)盖上压紧,然后轻轻倒置药液瓶,将瓶悬挂。

(8)将进气管中药液排空,使进气管畅通,可观察到瓶中有气泡逸出,药液迅速沿辅助下水软管向下流动,瓶塞下端的棉纱逐渐湿润,瓶中药液高度下降,2~4h后,药液耗尽,又补充、当防虫线载体逐渐湿润,吸药量达到饱和后,瓶中液面停止下降,载体中药液挥发后,瓶中药液继续补充,如此循环,使载体始终保持湿润状态,持久有效,起到防虫杀虫效果。

图2 软木塞孔示意图

注意事项

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配制药液须做好防护工作。

根据药液用量,及时配用,搅拌均匀。

载体干涸:①可能是进气管堵寒或弯曲折叠;②槽内辅助下水软管针孔太小,需重扎孔洞。

瓶内药液流速过快:①辅助下水软管针孔太大,更换辅助下水软管;②辅助下水软管末端未密封好;③瓶塞没有压紧;④软木塞开孔孔径过大,药液渗漏,更换软木塞。

不同季节,不同温湿度,槽内载体湿润程度不一样,即mL药液能供载体保持湿润时间(天数)不一样:在冬季可保湿润10~12d,春季7~10d,夏季5~7d,秋季7~8d。根据不同季节,掌握药液更换次数,达到“防虫线”的防虫效果。

效果分析

对比仓及防虫方式

首先在5号仓采用“点滴式”防虫线进行试验,6号仓作为对比仓,采用的是海绵体—DDVP药液防虫线。

对比粮情

两仓均为年入库的中籼稻谷,在年8月均进行杀虫处理,11月揭膜通风降温,均属无虫粮。5号仓自采用“点滴式”防虫线后,防虫效果明显加强,槽内害虫死亡密度大,仓内及工作间均无害虫活动,mLDDVP药液能使防虫线载体始终保持湿润达7d以上。而6号仓mLDDVP药液使海绵体保持湿润只有2~3d时间,须频繁补充药液,海绵体表面易干燥,仓内及工作间时常有害虫活动,防治效果较差。

对比经济效益

两栋仓全年均用80%DDVP乳油加水10倍稀释。5号仓按7d消耗mL药液,6号仓按2.5d消耗mL药液计算,5号仓全年约需80%DDVP乳油10瓶(mL/瓶);6号仓全年约需80%DDVP乳油30瓶(mL/瓶)。按市场价格7.5元/mL计算,5号仓全年防虫线用药费用75元,节省时间,防虫效果好,费用低,经济安全有效。6号仓全年防虫线用药费用是5号仓的3倍,且防虫效果比5号仓差,费用高,更换药液次数频繁。

总结

经试验和运用,“点滴式”防虫线具有结构简单,材料易购成本低,安装简便药效长,杀虫效果显著,经济实用等特点,是各类粮库值得推广应用的粮食防虫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向红、秦雪堂.“点滴式”防虫线在储粮仓库的运用及效果分析[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6):42-43.

粮油科技

粮食人专属社群媒体

稻谷收购入库检验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粮堆表层结露的处理方法!

粮堆密封方法及注意事项!

入仓新粮发热,如何对症下药?

图解:第二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

独家记忆丨粮油知识·技能

创意投递:graintech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chi001.com/lczz/128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