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落有致的山水建筑、
诗书画意的街道景致、
创意无限的中日联合创新创意中心……
根据近日出炉的
骑龙创新园深度城市设计方案
“潮想·山社”,
未来,成都高新区骑龙创新园将成为一个
人文气息与科技创新相融合的
新型产业社区。
骑龙创新园位于
中日(成都)地方发展合作
示范区起步建设区。
成都高新区正秉承公园城市建设、
片区开发、TOD、EOD等理念,
以国际标准、世界眼光、天府特色,
将其打造为引领产业发展方向、
具有成都特色的高品质城市空间。
“潮想·山社”超详解读▼
骑龙创新园
骑龙创新园征集范围图▲
位置:沿天府五街两侧,东至剑南大道,西抵康华路
面积:净用地面积约为0.25平方公里(约.3亩)
规划用地性质:主要包括商业、商务用地、住宅兼容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公园绿地等
深度城市设计方案:
潮想·山社
“潮想·山社”集生态、绿色、集约、
共享和人文于一体。
骑龙创新园被划分为创新总部新门厅、
跨国文创新街町、数智孵育新云台、
创意精英新里院、骑龙绿廊新田园
五个功能分区。
“潮想·山社”
对全球创意人士来说,“潮”既是标签也是追求,而“山社”是希望以缩影的形式呈现成都这座“距离雪山最近的公园城市”丰富又独特的生态本底,实现山水、街道自然相融,最终以独特的优势吸引全球创意潮人来此创业生活。
设计理念:
突出创生和筑景两大设计策略,通过创生产、创生态、创生活,构建骑龙创新园“支撑创新”的城市体系;通过筑街景、筑院景、筑园景,形塑骑龙创新园“激发创新”的空间场所,助力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设计亮点:
八大设计思路统合特色空间结构
以畅绿环、主空间、辟梯田、蓄留水、山水栖、造主街、围里巷、绿云街等八大空间思路统合特色空间结构,打造“潮想山社”创新社区。
五大重点理念引领创新社区典范
生态社区,重整田园水系,营造海绵基地,优化城市风道;
绿色社区,鼓励低碳出行,引导无缝换乘,社区立体增绿;
集约社区,构建TOD服务圈,多元混合形态,倡导复式联通;
共享社区,立体开放街区,便捷公共服务,丰富交流场域;
人文社区,蜀地山水印象,成都田园地景,创新文化场域。
功能分区
创新总部新门厅
加强铁像文旅绿环连通,形塑时尚交流的活力门户公园;依托双地铁站服务圈,汇集T.O.D高端服务功能;采用绿色山水退台建筑,突出城市门户建筑地标组群。
跨国文创新街町
打造群山创意造型的建筑组团。结合街町文创服务中心,形塑街町入口的穹门地标建筑;利用建筑形态特色,形塑绿色观景的梯式环带退台;串连街町人潮活力,营造跨国时尚风情的文创大街。
数智孵育新云台
打造体验特殊的雨林生态+创新科普中心,构建云台形态的时尚消费购物中心及错落景致的数智孵育、学研建筑群落,连通科普中心与学研机构,形塑开放共享的屋顶观景平台公园。
创意精英新里院
打造开门迎绿、空中交流的开放里院社区,临水望绿半下沉式文旅休闲街与共享公寓层,形塑处处见景的社区里弄社交场所及风貌协调、丰富多样的山水居住组团。
骑龙绿廊新田园
利用绿廊田园公园,构建从枯水期至暴雨期滞洪全周期的大海绵体。营造半倾下沉、视野开阔的绿廊地景,常年见绿、四季有花的景观栽植形态。
城市场景
门户街区公园
“人城境业高度融合”的“巴适活力街道”
特色街景
剑南大道地标醒目街景
应对绿廊的天府五街街景
中日动漫文创商街景致
活络水岸的滨河日本商街街景
起伏有致的天府五街街景
黄澄花海的城市梯田景致
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将把场景营造作为关键抓手,
对标国际城市服务功能和消费趋势,
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为企业创造新机会、为市民创造新生活,
未来吸引更多全球青年大学生、
高技能人才、新职业群体和旅行团体前来。
声明:上述内容为中选设计方案内容,图片皆为意向设计图,方案还将不断优化,最终建设以实际为准。
信息来源:成都高新区发展规划局、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采编:严沁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